
📌 最後用這一篇,為「百分比停利與停損系列」做個總結。當然停利與停損,不可能用短短3篇文字就概括總結,如我自己的在第一篇提到,停損停利策略規劃共有8套系統,「百分比停利停損法」只是其中一種,也是投資人常用的一種風險控制與獲利策略,只能簡單扼要的分享其中的重點。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停利與停損,看似兩件事,其實本質完全一樣。
1️⃣不論你是用百分比、技術面、基本面、籌碼分析、還是設定關鍵價位,做為賣出決策,說穿了都是「出場動作」。只是賺錢出場叫停利,虧錢出場叫停損。
2️⃣你賣在100元,我也賣在100元,但如果你成本是80元,而我成本是120元,那你賺了20元,我卻賠了20元。同樣的價格,不同的結果,關鍵在於成本的高低,所以成本的高低,決定了風險和利潤。
3️⃣心態,才是最難突破的關卡:當我們帳上虧損,會變得風險偏好,期待反彈,不願認賠。當帳上獲利,卻變成風險趨避,急著落袋為安,怕獲利變泡影。(出處:行為經濟學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Kahneman & Tversky, 1979)
📍 所以,停利與停損,其實是一體兩面,停利與停損,說穿了都是賣出。停利跟停損不是在比策略多厲害,而是看你有沒有辦法做到紀律一致執行。投資的勝負,往往不是輸在看錯趨勢,而是輸在不願意面對自己。
📌不論賣出的理由是技術面、基本面、還是百分比設定,本質都是在「做決定」:賺錢賣叫停利,虧錢賣叫停損。但真正拉開勝負的,不是策略,而是心態。虧損時不願停損,獲利時又急著跑,你以為在交易股票,其實是在對抗自己。方法不難,難的是執行;賣出的不是股票,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