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歌名,我常記不住,
且有些歌詞,會趁我沒防備時浮現。
7/9深夜,我在想之前寫過的某篇文章,
腦中突然響起一句:「有一點動心」,
直到今天走路時,又浮出:「卻陷入愛裡」,
我特意停在騎樓下,查了一下歌名:是張信哲的《有一點動心》。
如果說一個月內出現一次是巧合,那出現兩次呢?
我清楚記得 7/9那天,凌晨的這首歌,
帶給我的是一種溫柔的感動;
而白天發生了一些事,不知為何再聽同一首歌,
竟變成一種說不出的傷感。
同一首歌,在一天之中,心卻變了,
我第一次注意到:不是歌變了,是我變了。
今天下午,
思緒圍繞著「無我」、「靈魂」、「感覺」這些抽象的詞,
理論上不該牽動情緒,偏偏冒出:「卻陷入愛裡」,而不是哲學語句,
我不懂這個跳躍邏輯,以為閃開那個點,最後還是沒能跳出?
仔細聽了張信哲 1994年和 2021重新詮釋的兩個版本,
年輕時唱的,是「愛的開始」,是對愛的期盼和靠近;
多年後再唱,是「愛的過去」,是對愛的滄桑與理解。
我自己呢?是否也曾在某段時光,
唱過屬於我的《有一點動心》,只是聲音和語氣皆已不同?
看著MV片頭問:「你有過這種感覺嗎?那種動心/刻骨銘心?」
原來不是我在聽歌,其實是歌回來找我。
只不過這一次,不得不承認:我仍有感覺,仍會動心......
有些歌,不是用來聽的,是用來被喚起的,
它們記得我們曾動心、曾懷疑,想逃又一步步靠近。
每一次再聽,都是另一個我出現,
人生的難度,或許從來不是未曾動心,
而是動心以後還能承認:感覺仍在。
- - -
後記:
我不信自己的選擇,因為我不知道我的感覺對不對,
但我信了,所以我不信自己的選擇。
是不是很繞?可這不就是動心後才發現的真實。
於2025/8/6 Wed.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