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大家熟悉的一個技術指標——KD指標。但這次我們不講什麼是K值、D值,太基本的就不說了。今天這篇先聊「KD的限制」,下一篇再來教你怎麼「用對時機」,你就會明白為什麼KD有時準、有時卻讓你虧錢。
當指數或個股進入盤整5~10天的橫盤區間時,KD會出現頻繁的黃金交叉 / 死亡交叉,但實際上行情根本沒有方向。這種來來回回的假訊號,最容易讓你多空操作進出都賠錢。
🔒 二、高低檔「鈍化區」容易誤導
很多人以為:KD > 80 是「過熱」要賣出,KD < 20 是「超賣」要進場,但事實是這兩個區間常常反而代表原先趨勢強勁,進入所謂的「鈍化區」。只要KD沒脫離鈍化區,原本趨勢就還沒結束,這時貿然逆勢進場,反而更容易賠錢。
📌 高檔鈍化(>80)代表強勢多頭
📌 低檔鈍化(<20)則可能是空頭殺盤
📉 三、空頭趨勢中,黃金交叉常是陷阱
當整體盤勢或個股已進入空頭結構時,即使KD出現黃金交叉,也多半只是反彈中的假象。如果沒有確認「趨勢方向」,光靠KD交叉做多,很可能只是撿到一根會掉的刀。
🧪 四、參數設定不當,訊號亂套
KD的常見參數是(9,3),但這不代表「萬用」,對不同波動性的股票,尤其是不同時間週期,這個設定可能不適合。若KD過靈敏,容易出現雜訊,若太遲緩,訊號來不及反應。
🧭 小結:為什麼解盤要先看「趨勢 × 位階 × 型態」?
因為指標沒有萬靈丹,必須先判斷趨勢結構,才能挑出適用的技術指標。KD雖然簡單,但要用得準,必須配合「盤勢背景」,否則只是機率遊戲裡的賭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