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就知道「錢很重要」。有錢,能買想要的東西;有錢,也能多些選擇、少些焦慮。
今天來分享「3步存錢法」,希望你也能早點建立屬於自己的金錢雪球。
第 1⃣ 步:節儉與強制儲蓄——為了存錢,必須先守住錢
巴菲特說:「如果你買不起它,就別買,即使它正在打折。」
他的節儉幾乎到了「傳奇」的地步:
- 吃:永遠是漢堡 + 三明治 + 可樂;
- 穿:不在乎品牌,甚至曾穿著兩隻不同皮鞋出門;
- 住:1958年以 3.15 萬美元買的房子,住到現在;
- 行:2014 年才花 4.5 萬美元買了一輛降價車。
雖然我們不必這麼極端,但有意識地節制慾望、強制儲蓄,對任何收入層級的人都是適用的。
我的做法是:
- 工資 30,000 元時,每月強制存下 8,000 元;
- 工資 60,000 元時,規定自己「先存 30%」:工資到帳第一件事就是轉帳 18,000;
- 即使後來薪水到幾萬,我也從不動搖「先存再花」的原則。
✅ 關鍵觀念:不是有錢才存錢,而是存錢才有錢。
第 2⃣ 步:存錢是起點,賺錢是加速器
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濕雪和一個長長的坡道。」
這句話我記了一輩子。
對我來說,「濕雪」是兩件事:
- 存錢的習慣
- 賺錢的能力
當你開始存錢、積累本金後,會發現:
- 你更重視「錢能做什麼」;
- 你更積極提升自己,因為能力會直接影響收入上限;
- 你更願意投資自己,去學習更賺錢的方法與領域。
所以我一直相信:打工不是死路,重點是你有沒有在「打工中升級自己」。
學會存錢,再努力賺錢,雪球會滾得更快。
第 3⃣ 步:理財與耐心——慢慢變富,不要虧錢
巴菲特名言:「不要虧錢。第二條規則是:不要忘記第一條。」
大多數人不是不想變有錢,而是:
- 太急;
- 太貪;
- 把短期當長期、把投機當投資。
我認為:30萬以內,穩定比報酬重要。
我的資產配置大致是:
- 20% 現金放貨幣基金(靈活好用);
- 30% 定存(作為安全墊);
- 其餘分散在基金與股票(中長期投資);
老實說,我的基金和股票也有虧損,但我從不梭哈,也不靠運氣;因為有穩定現金流進來,就能不慌、慢慢等復利發酵。
✅ 關鍵觀念:不虧錢,就是在賺錢。財富不是快,是穩、是累積、是堅持。
最後想說:
理財不一定要「很聰明」,但一定要「很自律」。
即使你現在沒錢,只要你開始節儉、開始儲蓄、開始投資自己,就已經走在變富的路上了。 人生是可以滾雪球的,越早開始,越容易滾得大。
如果你覺得這篇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給也正在努力存錢、想改變生活的朋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