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  台中菩薩寺好文 - 常得安樂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20250809  台中菩薩寺好文 - 常得安樂

讀到菩薩寺一篇好文 - 常得安樂。

透過此文的引導,可以幫助我們去「觀察」與「認識」,「心」是什麼。

然後,由對「心」的認識,往外推,「世間萬物(法)」亦然。

接著,從無常變化裡,體會到「無所得」,故「無須執著」。

任它來,因為有緣;


任它去,因為緣盡。


對每一個「生滅」,心懷感激。

最終:菩提薩埵。

阿彌陀佛

善守護敬上

*******

台中菩薩寺 - 常得安樂

慧光師父說:

心,我們每個當下都在用它,但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全部的思惟、感受,


各式各樣的心靈活動,都從心出發。


心是什麼呢?

我說我很快樂,快樂是怎麼生起?


我很痛苦,痛苦又是怎麼生起? 心到底是怎樣起變化的?


如果我們想要獲得真正的快樂自在,並破除煩惱執著,就必須要了解一切法真實不可得。

因為一切事物沒有真實體性可被我們執著,所以修了善法之後,就必須要學習放下。

放下,不是放棄。

放下,是一種了解實相後而產生的正確生命態度。

世間一切,就是如夢如幻地剎那剎那生滅。

了知一切法無我、無我所,通通都是空的。

空,不是叫你不要生活、不要做事業,而是讓你在得到時自在,失去時也自在。

倘若只有得到時自在,失去時就不自在,這樣的智慧不圓滿。

得到時不僅歡喜,更應善加珍惜及運用現前的福報,因為你不會永遠地擁有它。

一旦失去,也不必遺憾感傷,因為因緣已盡。

只要過去曾修善法,


快樂的因緣必定會再回來。


了解這個道理,即能心無罣礙,常得安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剛兄弟的對話 - 善守護的沙龍
37會員
1.5K內容數
2025/08/07
20250808 免費線上課程:捨身法進階 - 實修替代 2023年6-7月間,我分享了「捨身法」見地。 最近有幾位同學,重新學習前行,並聆聽當時的課程錄音,有了很大的感動。 他說:我願意跟著師兄的腳步。 師兄願意捐贈大體,我們也願意。 為了「實修捨身」,於是「同學一
Thumbnail
2025/08/07
20250808 免費線上課程:捨身法進階 - 實修替代 2023年6-7月間,我分享了「捨身法」見地。 最近有幾位同學,重新學習前行,並聆聽當時的課程錄音,有了很大的感動。 他說:我願意跟著師兄的腳步。 師兄願意捐贈大體,我們也願意。 為了「實修捨身」,於是「同學一
Thumbnail
2025/08/06
20250807 淨業法心得2 #謝謝第三四位同學對於淨業法的心得 #請在生活中實踐與堅固 #將會改變人生 #自渡渡他 #還差馬來西亞的一位同學 #聽到呼叫 #請趕快歸隊 *兩位同學寫出了關鍵的機轉部分,希望大家能反覆的推敲思維。 *希望,每一位都會成為偉大的行者。
Thumbnail
2025/08/06
20250807 淨業法心得2 #謝謝第三四位同學對於淨業法的心得 #請在生活中實踐與堅固 #將會改變人生 #自渡渡他 #還差馬來西亞的一位同學 #聽到呼叫 #請趕快歸隊 *兩位同學寫出了關鍵的機轉部分,希望大家能反覆的推敲思維。 *希望,每一位都會成為偉大的行者。
Thumbnail
2025/08/05
20250806 一篇好文 20250824的蓮華生大士布施供養迴向,我準備了三項特殊的供養。 準備的過程中,讀到一篇好文:痛苦與考驗來時,怎麼過得去 ? 這是一位遠在北歐的醫生法師「釋蓮屹」所寫的。 內容精闢簡要清晰,實為難得的好文。 此文,與我的供養有什麼關
Thumbnail
2025/08/05
20250806 一篇好文 20250824的蓮華生大士布施供養迴向,我準備了三項特殊的供養。 準備的過程中,讀到一篇好文:痛苦與考驗來時,怎麼過得去 ? 這是一位遠在北歐的醫生法師「釋蓮屹」所寫的。 內容精闢簡要清晰,實為難得的好文。 此文,與我的供養有什麼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菩提心,為諸心中王,具殊勝之力用。能荷擔眾生,及荷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發此心,可以上求佛道,可以下度眾生,具足四弘誓願,此心有如是之功能力用。然此心力,由此文勸發而生。此文由省庵法師菩提心海流出,故此文有殊勝之力用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
Thumbnail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菩提心,為諸心中王,具殊勝之力用。能荷擔眾生,及荷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發此心,可以上求佛道,可以下度眾生,具足四弘誓願,此心有如是之功能力用。然此心力,由此文勸發而生。此文由省庵法師菩提心海流出,故此文有殊勝之力用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