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咖啡店的貓變了顏色。
不是毛色淡了或照光不同,而是貨真價實地,從灰白變成了全黑。
我站在櫥窗外,看著牠懶洋洋地趴在靠窗的座位上,尾巴一晃一晃。我記得之前是灰白色的,帶點淡黃,那是第三次輪迴時,我們來這裡吃過蛋糕,牠還跳上她的大腿。她笑得像個孩子。那一幕我記得太清楚了,不可能會錯。「你在看貓嗎?」她從背後冒出來,手裡還拿著一杯熱巧克力,「今天又沒點你自己的,你真的不怕我每次都喝一口給你回憶用嗎?」
我轉過身,看見她手指沾了點奶泡,正往我鼻尖抹來。她總是這樣,像是記得什麼,但又什麼都不記得。
「那隻貓以前是灰白的。」我說。
「你記錯了吧?牠一直都是黑的啊,我高一那年第一次來這裡,牠就在這裡了。」
她說得理所當然,甚至還補了一句:「你是不是太累了,要不要多睡一點?」
我笑了笑,沒說什麼。我不能說出「以前的世界」,不能說出任何一次輪迴的記憶。每當我試圖提起那些,我的腦袋就像被鉗子夾住一樣,語言在舌尖溶解,變成白噪音和痛。
但有些誤差不會痛。
像是這家店名的拼字,以前招牌上寫的是「Lovendo」,現在卻變成了「Lavendo」。這不是記憶錯誤。因為我在筆記本裡寫下來過。就像是一場複製貼上的實驗,有些細節沒對準。錯字、物品的顏色、走在路上的陌生人突然沒出現。
這些都是「誤差點」。
而這些誤差,幾乎都不是人類能控制的事。人不會憑空消失,名字不會自動變化。這代表模擬或重建的系統出了問題,神明的實驗模型不穩定。這是我目前唯一能靠近「真相」的地方。
我開始默默地記錄這些誤差:早晨報紙上出現過的錯字、她從未提過卻突然熟悉的旋律、城市邊緣突然消失的便利店。
她總是陪在我身邊,卻從來不知道我在觀察什麼。
「你最近都不講話,是不是不想跟我出門?」她坐在我對面,吸著奶茶,眼神有點像小動物受傷的樣子。
「不是,我只是在想事情。」
「想什麼?」
我看著她,遲疑了一下。
我不能說我在尋找漏洞,在觀察神明的疏失。不能說我懷疑這個世界其實是個實驗室,連妳都是樣本之一。
「在想你那天說的話。」我換了一個說法。
她歪頭:「我說什麼了?」
我看著她。那天她說了句話,讓我至今都記得。
「這裡的陽光,好像某一年春天的感覺。」
這樣的句子她不曾說過。這是第只有在三次輪迴的春天,我們躺在屋頂,她說她好想一直活在那個午後。
但她不該記得。
我盯著她幾秒,她眼裡沒有任何閃避或懷疑,只是單純地、自然地、像從記憶深處飄出來的一片輕薄花瓣。
「沒什麼,只是春天到了。」
「你這人越來越像詩人了。」
她笑著吸完最後一口奶茶,然後像以前那樣伸出手來,食指點了點我的額頭。
「醒一醒啦,別再當夢遊人。」
我回到房間,打開筆記本,畫了一張圖。像是神經網絡,又像某種地圖。每一個「誤差點」我都標記下來。
我不確定這些東西會通往哪裡。
但如果這個世界是假的,那些誤差,就是真實的碎片。
我只需要找到足夠多的碎片。
然後……把這個世界戳一個洞。
在這無數次輪迴裡,我沒能拯救所有人,但我可以守著她。至少這一次。至少,讓這段錯字拼湊出來的世界裡,還有我們曾經說過的話,還有她的笑聲。
如果神明真的在看,那就讓他看看吧。看一個人如何在誤差裡尋找出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