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先表揚艾美麥蒂根(Amy Madigan),非常厲害,塑造出全片最搶眼的角色,神經又張狂的可怕鬼模樣,像極了絕情谷裡會吐棗核殺人的裘千尺,讓人畏懼八分。在《宿劫》(Barbarian)之後,編導札克克瑞格(Zach Cregger)又交出了一部不按牌理出牌的新作。

中間好大段的諸多角色敘述,雖然略顯冗長,我想是導演暗藏議題的鋪設。電影有一幕在房子上空出現一把巨大步槍的特效圖案,因為不是嗑藥賊看到的,所以撇開幻覺的幽默(畢竟電影確實不時有荒謬情節讓人發笑)。
那應該是導演在片名取作《Weapons》之後的再一次提示,本片在講校園問題,美國時有所聞的校園槍擊事件,背後暗藏的社會議題,槍枝猖獗、酒精成癮、毒品泛濫,教育體制與師長管理、同學的霸凌、父母的偏見與忽視、警察執法不當、民眾訴諸暴力、異教迷信…方方面面,電影各個角色的繁瑣呈現好像都能一一投射(也多半受到懲罰)。
對照片中同時在半夜2點17分衝出各自家門的17位小學生,這些病癥全都歸結出這個大哉問:教室裡的小孩為什麼都不見了?是不是可能在各種耳濡目染之下衍生犯罪問題,然後乍看「沒有人強迫他們」,學生自己也就變成武器(罪犯)了。
導演都意有所指,卻都點到為止,不說教是好事,但在恐怖類型上,有超過半數時間的溝通效果偏低,整體邏輯性也不高,我個人覺得在近一年恐怖作的平均分數稍低於《滿血復活》、《長腿》。但在寓教於樂的創新上,就是言之有物的高分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