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超人》
AI帶來奇幻也夾帶隱憂,在超人的世界一樣可能變成埋伏的炸彈。超人父母珍貴的影像被竄改(還被什麼什麼認證屬實),就是所謂的「假新聞」,然後各大新聞台一面倒採用並大肆報導,輿論及名嘴跟進砰擊,不只台灣,美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媒體都可能有如此作為
還有那批瘋狂狠敲鍵盤的猴子網軍,又映照出無處不攻訐的網路文化已是全球慢性病。若被惡勢力濫用,連超人也深受其害,可見不輸砲火的威力
對比新世代資訊戰的襲擊,編導詹姆斯岡恩不忘凸顯記者跑新聞的傳統技法。《星球日報》的露薏絲示範了為了取得獨家新聞,即使是親密好友也照樣要咄咄逼人(那一段冗長到女主角在上半段變得不太討喜)。更關鍵的是,她的同事Jimmy演繹了記者經營人脈才是王道,你永遠不知道哪天哪個線民會爆來一個轟天大料。
電影《超人》
詹姆斯岡恩 操盤的《#超人》對他自己而言應該算是中規中矩,一貫的幽默比較少,如同《自殺突擊隊:集結》強烈的岡恩式視覺美學也少了很多。但依然溫馨而且熱血,新版超人被塑造得更人性化,這階段的他不時暴躁,內心也容易脆弱,當然因為狗狗氪普托的相伴,讓他展現更多尋常男子的日常面向。最後出場的「超少女」可能才是詹姆斯岡恩可以大肆發揮作者風格的類型吧。

電影《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