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曆新年的年度壯遊,我們去了佛陀紀念館。這個佛陀紀念館是由於星雲大師獲贈世界上極希有的佛陀的牙齒舍利,因而建造來供奉的,同時是以莊嚴的建築物及大佛像來弘揚佛法獻給世人。如今,其已是我國最負盛名的博物館之一。遊覽該日,在四給塔裡,我遇見了看起來非常殊勝美好的「勝鬘經」,是以DVD型態講授,心想那就不會太困難了!便興高采烈地買回家觀學。
勝鬘經DVD的講授者是佛光山的永餘法師,說法條理分明、笑容可掬。在第四輯裡,永餘法師提到有一位信徒,參加完法會時滿臉的光采,容光煥發地向她道別,表示要去高雄當醫生的兒子那裡做健康檢查。三天後這位信徒再回來時,永餘法師卻發現信徒的臉都呈現近黑色了,問其原因,才知是在兒子處被診斷有癌症。永餘法師當下告訴他,臉色發黑是因為他的心在害怕,而不是因為得癌症,因為癌症不可能在三天內就發作出來。
我們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思考:如果有一天,是我們遇到癌症了,那我們會如何呢?首先,在德行的層次我們應當改進。在亞歷山大洛伊德博士的healing code教導裡,提到首先必須去除所有的不原諒,包括對自己和對他人的不原諒。因為「不原諒」是最大的抑制身體自行痊癒的不利因子。在healing code的受訓過程中,由於見到不少例子,我非常同意這樣的看法。更進一步的,我們可以讓生命時時充滿愛,對於人類、動物、世界的愛能帶來深刻的喜悅,愛與喜悅就是身體疾病的最佳解藥!
其次,在心理的層次,看看我們能做什麼。在長庚科技大學楊定一博士的著作<<真原醫>>裡提到:「體內埋藏的各種情緒和心理創傷,通常都是能量阻塞,如果要探究疾病核心,就必須從這裡下手。除非生命力能在身心自由流動,否則無法治癒疾病。」楊博士提倡用感恩、懺悔、希望(對生命整體的無條件信心)、回饋(發願得到健康後願意為人們從事服務)來治癒疾病。這些是十分有道理的。而就心理層面,要特別提醒大家:切莫有「抗癌」的想法。凡是想對抗癌症,最後往往會失敗。因為「對抗」這個動詞,就會激發人體的戰或逃反應,使免疫力變得異常,所以根本無法消除癌症。癌症是一群失去細胞凋亡功能的細胞,本來也是出自我們的身體,無須將之視為外敵來對抗。因此,我們可以允許自己,在生命的這個階段「與癌共存」,然後去做該做的治療與調整。過了一段時間後,癌症就可能由於正確的治療方式及我們的免疫力良好而消失了。還沒消失前,何不把癌症視為一個禮物,它應當可以教會我們一些生命的啟示,例如:以和為貴、歡喜就好不用計較、活在身心靈的平衡中。
最後,在生理層次,與楊博士相似的,我相信食用蔬果不殺生、避免人工加工食品(如微波、醃漬、煙燻食品)、剷除菸酒檳榔習慣、多喝溫開水、每日適度做喜歡的運動、凡事以從容的步調去做、充足的睡眠休息,會是治療癌症最好的方法。因為,這些方法讓我們不起意識衝突,心變得仁慈,免疫力能恢復。
以上,祝福大家在生活中日日學習改進自己,獲得身心健康、德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