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 薈供法會」快速聚福之法
✦ 護持薈供供品、除障祿位、超薦蓮位 ▸ https://s.fazang.org/TsokOffering
▍布施供養一切眾生,即是供養未來佛!
觀音山住持──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開示:「對於鰥寡孤獨、殘疾、無依貧苦者,給予安慰、慈悲心布施財物,使其生活無虞,進而為其解說佛法,令其歡喜學佛修行,即為供養『悲田』。」
當年佛陀仍住世弘法時期,曾經有一條狗,因盜人食物,被打斷腿,再棄於荒野中,即將飢乏至死。命終前,幸蒙 舍利弗尊者慈悲,給予飲食充飢延命,並為說佛法。以此歡喜心及善根,往生為人。長大後隨著 舍利弗尊者出家,修行得道,此人就是七歲出家便證阿羅漢果的 均提沙彌。
「廣修供養」不只是世間的善法,更是使貧人得富貴,使富人成賢者,使賢人成道證果的無上法寶。經云:「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而且,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
所以,供養一切眾生,不論是人或是動物等,就是與眾生結善緣,亦是供養未來佛。
世間的人受殘疾、貧困之苦者,之所以受苦,那是過去所造惡業招感所致;由於過去造了惡業,致使今生受苦。
而佛法之供養悲田,是先將財物、資具布施給受苦的眾生,令其暫離生活的窘境,然後為其說法,教其修福修慧,從根本上拔除苦因,而非只是單純地救濟其生活。根本上而論,是希望能以此開始學佛修行,致力於改變自身命運,進而上求解脫道。
觀音山長期舉辦各類慈善活動,例如:長期免費素食便當結緣大眾、捐贈物資於低收入邊緣戶、捐贈輪椅、捐贈良善讀物書籍、救護動物、保育放流等,都是屬於「悲田」的修行。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