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寫在疫情那段時間,我喜歡充滿風景的泡泡劇。
看了#愛蜜莉在巴黎3
無腦配著爆米花🍿️除了練習英文,覺得劇情就是沒有腦!當時太久沒出國,畫面真的拍的美美美!讚👍
它裡面說的文化衝突和個別喜好和行銷的論點,其實我蠻認真看的!
法國🇫🇷不浪漫
透過電影,吸收很多我沒有很懂的東西,挺好!
去過法國一次,當時見識了美景,順便看到黑暗髒亂和扒手!
我對這個國家一點都無法感受浪漫🥺
起源於年輕時,在網路認識行為糟糕自稱是「法國人」,聊天💬沒有幾分鐘就要求一些羞羞臉的事,我拒絕後,他就說華人都愛吃狗肉,罵了我一串,我就直接封鎖他,從此恨透法國人,但其實,我不確定是否連身世背景都是騙人的。
有一回的客人,他法國人的身世是真的,但讓我在飯店大廳空等他洗澡三小時,洗的香噴噴讓我想打噴嚏而且有點晚飯吃不下,我沒有拿到任何訂單。
🤧卻又在下一次來台灣的行程前,叫我幫忙訂東訂西,我覺得他超越本分,也有感覺,或許有些人會給他油水,但對於這位完全商業沒往來,而且令我覺得連時間都不能守住的法國客人,我立即表明拒絕,也不願再做任何進一步洽談。


當時我覺得請吃飯是台灣公司素行的禮貌,但不知道我太倒霉還是太菜,折騰幾天,讓我把他放水流!
至於他所說的龐大商機,在記憶飛舞,就像空氣一般,摸不到。
我就當作我法文不好,沒有遺憾。
#菜鳥業務日記
#在看的懂菜單的地方,喝的咖啡最香
#也許不是每個法國人都醬子;算我衰

後記:
不是每個業務都沒有手段,或者可以立刻放棄任何可能;當時老娘訂單夠,時間很忙,也對喜歡利用別人的人很反胃,所以可以回家當老大。
或許我也不夠國際觀,遇過幾個討厭的法國人就討厭法國,就像別人討厭我一樣⋯⋯
但我現在想,你要討厭誰,得自己堅強起來;但我好喜歡丹麥人和波蘭人,那又是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