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的早晨,光線靜靜落在桌角,我翻開花藝書,讀到「花瓶的比例」。
簡單卻耐人尋味的知識點,於是決定寫下這篇筆記。
如果剛開始插花不太懂、花材高度應該剪到哪裡?什麼又是構圖?這篇希望分享給你。怎麼學配花?
一開始買一束店員幫你搭好的平價花束,通常可以有2-3種不同的花材,學著如何刪減搭配,等之後比較上手再自己買喜歡的花材。
三種好用的比例
剛買來的花材通常特別長,需要經過修剪,然而每個花瓶的高度都不相同,這時候只需記得這三種比例,就能將花材應用在大部分日常生活中。
1️⃣ 1:1 — 基礎穩定款
花材跟花瓶一樣高,怎麼插都不會出錯。
- 給人的感覺很端正,像是穿了件剪裁剛好的襯衫。
- 適合日常桌面、辦公角落,不張揚,但耐看。
2️⃣ 2:1 — 拉高視覺的延伸感

花材高度是花瓶的兩倍,適合枝條型、線條感的植物。
- 整體會顯得俐落,像高個子站在人群中,很難忽視。
3️⃣ 0.5:1 — 小器皿的濃縮美感

(花材只有花瓶的一半高)
- 適合迷你瓶器,把花集中在瓶口附近,像是收束好的小束花。
- 重點在「精緻」,不是「多」。
- 放在床頭、書架邊,很安靜卻剛好。
小技巧:剪花的時候,先把花莖抓成「花瓶高度的兩倍」,再依照需要修到 1、2 或 0.5 倍,這樣比較好掌握。
插花的結構
三角形構圖:插三朵以上的花時,最高的一枝就是整體的尖端,使花材呈現三角形、注意高中低、前中後的層次。
重心安排:
- 花頭大、圓的 → 重心往下壓,使花添加穩重感。
- 細枝、線條感 → 往上延伸,不用硬當重心。
- 小瓶器 → 收在瓶口,想拉高就靠花蕾或枝條。
有點像拍照的構圖:有人站中間,有人稍微偏一點,整張畫面才舒服。
花瓶的個性
圓柱形
- 適合搭配圓形花型,乾淨簡單,像牛仔褲一樣百搭。
瓶底寬、瓶口窄
- 花莖自然會傾斜舒展,需要比較多花材。
- 可以先想像成「球形」再往外插,會很豐滿。
不對稱花瓶
- 適合玩「流動感」。
- 花材集中一邊,另一邊留白,就有故事感。
碗形花器
- 插成「半圓形」,花靠著瓶邊,像人慵懶地靠在沙發。
- 也可以只插一朵,擺在邊緣,單純卻很有味道。
怎麼挑花瓶和花材?
想做穩重 → 花瓶寬口,花收束
想做輕盈 → 花瓶窄口,線條拉長
- 花瓶材質的氣質:
- 玻璃 → 清爽。
- 陶瓷 → 溫潤。
- 金屬 → 俐落。
就像選酒杯或馬克杯一樣,每種材質都會把味道帶去不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