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聞摘要
根據近期新聞與財報數據,鴻海於8月14日召開2025年第二季法說會,財報表現亮眼,營收達1.79兆元(年增15.67%),EPS 3.19元(年增26.58%),毛利率6.33%,營益率3.16%,均創同期新高。AI伺服器業務是主要成長動能,第二季營收年增60%,預計第三季年增170%,全年AI伺服器營收有望突破1兆元。外資連續九日買超22.78萬張,推升股價突破200元大關,目標價區間上調至240-272元。
然而,市場也存在風險因素,包括新台幣升值(每升值1%影響營收3%、毛利率0.1%)、中美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特別是川普政策可能對智慧手機業務造成壓力),以及iPhone 17訂單分配的不確定性。
投資策略分析
偏多理由:
- AI伺服器強勁成長:鴻海在AI伺服器領域的領先地位,與輝達(NVIDIA)等國際大廠合作緊密,預計第三季AI伺服器營收年增170%,機櫃出貨季增300%,全年營收突破1兆元。這顯示AI業務是鴻海未來核心成長引擎,市場對其長期潛力樂觀。
- 外資持續買超:外資連九日買超22.78萬張,顯示機構投資者對鴻海的信心,特別是在AI和雲端業務的成長前景下。目標價上調至240-272元,顯示市場對股價仍有上行空間的預期。
- 多元業務布局:除了AI伺服器,鴻海在智慧手機(蘋果供應鏈)、電動車(Model C北美版認證中)、機器人(與輝達合作人形機器人)及半導體(SiC晶圓出貨)等領域均有進展,分散風險並支撐長期成長。
- 穩健財報表現:第二季財報超預期,毛利率與營益率穩定,顯示鴻海在匯率逆風下仍具成本控制能力。第三季進入傳統旺季,營收預計顯著成長,進一步支撐股價表現。
偏空理由:
- 匯率影響:新台幣兌美元升值約10%(從32.3元至29元),對營收和毛利率構成壓力。鴻海財務長表示,匯率每升值1%影響營收3%、毛利率0.1%,可能拖累下半年獲利表現。
- 關稅風險:川普政策可能對台灣課徵20%或更高關稅,特別影響鴻海在中國的生產基地及智慧手機業務。雖然鴻海憑藉全球布局具備轉嫁能力,但短期內可能面臨市場恐慌情緒。
- iPhone訂單不確定性:iPhone 17訂單分配尚未明朗,智慧手機業務成長趨緩,可能限制營收貢獻。
- 技術面壓力:分析師指出,207.5元為關鍵阻力位,若無法站穩且外資連續三天賣超2萬張以上,多頭行情可能暫告段落,建議在月線180元附近逢低承接。
投資策略建議
整體傾向:目前投資策略偏多,但需謹慎操作。
- 原因:鴻海AI伺服器業務的強勁成長動能、外資持續買超及穩健財報表現,支撐股價上行潛力。AI作為長期結構性趨勢,鴻海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使其成為主要受惠者。此外,多元業務布局有助於分散關稅和匯率風險。
- 謹慎點:需密切關注新台幣匯率走勢、美國關稅政策(特別是8月中旬《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調查結果)以及iPhone 17訂單進展。若股價跌破201.5元或外資轉為賣超,短期可能進入震盪整理,建議逢低布局。
操作建議:
- 短線投資者:可趁股價站穩207.5元後進場,目標價215-240元,止損設在201.5元。
- 長線投資者:AI伺服器及電動車業務的長期潛力仍具吸引力,建議分批布局,逢低(180元附近)加碼,靜待第三、四季財報及AI訂單催化。
- 風險管理:設定停損點,關注外資動向及關稅政策變化,避免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