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啊九月》主打華語金曲點唱機,也特別請到滾石唱片打造原創歌曲。就像劇名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劇中的歌曲不只從秋唱到春,選曲也不乏出現各種季節代表作,聽著聽著不禁恍然:畢竟恣意的青春總是傷春悲秋的嘛。那些自以為是的寂寞,也該是年少輕狂的果實。
|因為有震,所以有嶽
九月可以是輕輕巧巧的,就像劇中經歷了九二一,但拂過了當年的傷痛,純真是因為與敗家父爭執而離家出走;靜彛跟朋友是半夜被震醒睡不著要北上散心,這場破碎的天搖地動至少沒有帶給劇中的孩子們帶來創口(畢竟李父的生意夢,震不震都是會碎的)——事實上九二一在這齣戲裡唯一的作用是正向的,成就了公車上的一曲驚人,也成就了純真因學校遭震毀轉校而與團員們的邂逅,成就了「阿嶽」的新生。這一震搭起了友誼與夢想的橋樑,或許時過境遷,於今聊繪一筆,終究不希望那一天留下的只有沈甸甸的分別與傷痛吧?
因為這一震,純真才會成為阿嶽。也只有作為阿嶽的時刻,純真才能純真。
|於九月開始,於九月結束
所以雖然〈九月啊九月〉一曲是靜彛與純真邂逅的起因,也是樂團振翅的起筆,但整齣劇的重筆卻是〈秋天的夜晚〉。
純真給了靜彛璀璨的九月,卻在最後偷走了靜彛的秋天。所以純真穿梭在回憶裡小心翼翼地旁觀,就算難以直視卻仍然在練團室裡勺起兩人的時光,按耐不住吟和的渴望,最後卻不忍看著阿嶽再走過一次背叛而主動走入回憶換手。
然後就直奔張力足夠的對質、重拿輕放地和好了。謝幕時難免心中空空落落。
- 起初以為會有鋪陳的彥誠追愛學長線其實在樂團第一次正式團練前一刻就在一起了
- 鐵花的單戀就像很寫實的青春:沒有下文。最後迸出一句發現當年校服第二顆鈕扣不見了也不似懸念像碎語,畢竟靜彛從社團招生那場戲開始直到二十年後都沒有跟鐵花有單獨互動甚至對話了的樣子(這部分倒也......寫實得令人心痛)。說起來鐵花才是阿嶽這個綽號的由來,他甚至是比靜彛更早就成為純真的粉絲,鐵花是唯一可以分別對兩個女主角都喊出:「明明是我先來的!」的角色耶;
- 學長身為樂團一員,同樣經歷樂團解散、團員用團長寫的歌單飛出道、他交往二十年且同一樂團的伴侶還是團長超過二十年的閨蜜,卻對樂團兩人決裂的原因不清不楚......學長,你有顆很純粹的心。
希望劇中的角色都能更鮮明地活著;希望我們都能只是略帶尷尬地笑看年輕時的天崩地裂,寧願我們曾經羞恥地鼓起勇氣,因為有時,有些人再也沒有機會或力氣,翻動下一頁的季節。
|絕對命中,無可迴避
在《九月啊九月》裡的時代,總有那麼幾段旋律,讓我們都能哼唱上幾句;總有那麼幾句歌詞,讓越是自命清高的年少,越是無可迴避。
有點好奇屬於如今這個時代的青春,每個人腦中響起的又是哪些金曲呢?
--
懷念康雅婷跟陳品伶的好聲音,
喜歡張震嶽的歌迷,應該會狂喜,
想聽90年代金曲串燒,值回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