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部片真的很壓迫,我最最訝異是在結尾居然聽到椎名林檎獻唱主題曲!
未看前的驚喜是男主角赤楚衛二,比較少注意到偶像型演員來演恐怖片。雖然結論是在這片裡能發揮的有限,個人表現算是不功不過,但可能默默發揮一點轉移焦慮的心理作用吧。
在幾乎沒有使用突發驚嚇的敘事裡,整體恐怖感很高,畢竟比較接近本格派。其實有點神似導演白石晃士自己2005年的《詛咒》,不過,偽紀錄片的成份降低。雖然這個手法容易製造很逼真的恐懼感,但也真的被使用得太多次。(沒事不要一直用,會看得很疲累。)
要說白石晃士這次有什麼創新也不致於,畢竟改編恐怖小說作家背筋的作品《發生在近畿某處的那些事》。我覺得比較像他把擅長的錄影形式敘事大整合,從錄影帶、光碟、隨身碟、網路影片、手機直播畫面,全部放進去。
女作家和雜誌編輯要聯手完成一個神祕專題,因為原本做到一半的雜誌同事失蹤了,所以他們倆很合理地,把失蹤同事已經蒐集好的一大批資料照片影片,一個一個檢視。這些影像一段一段被播放時也就是最逼人的時候,尤其上吊宅邸那段,緊繃到一個極限時,戲院觀眾居然一起笑出來(赤楚衛二的臉)。
偽紀錄片形式很常會出現「到底為何這時候還要一直拍」的詬病,這部也就大幅減少。畢竟前段都在檢視資料,邏輯上沒這個毛病;後段還是有一些些,但不致干擾。結尾解謎的說服力見仁見智,我比較喜歡前段。但是菅野美穗一開始對著鏡頭懇求說:「我朋友失蹤了,有相關消息的人請盡快與我聯絡。」最後有扣回來,恍如另一種《咒》,算是個輪迴小巧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