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剛好有網友在問家祭公祭曲目,我一邊洗碗一邊想,我youtube那首點播率最高的曲子或許可以提出來聊一聊。

原本錄完也沒什麼人看。沒想到幾年後有一天突然發現,這首歌點閱率特別高。我想這就是買一張股放著,突然那張股票就變成別人口中的存股的感覺吧?(咦)
1.歌曲的由來
這首歌的起源與香港電視劇密切相關:
創作背景:1979年,香港麗的電視(後來的亞視)推出武俠劇《天蠶變》,講述主角雲飛揚的復仇故事。歌曲作為劇中插曲,描寫女主角倫婉兒被欺騙感情的悲哀,歌詞以古典意象(如「夢裡百花正盛開,夢醒再沒有存在」)表達愛恨交織的情感。《換到千般恨》為其中的插曲
2.音樂風格:充滿中式小調的哀怨風味,適合詮釋劇中情感糾葛。
3.流行原因與影響的年齡層與國家或地區:
隨著戲劇而走紅。歌曲從香港出發,擴散到華人社群和東南亞。
尤其70至1980年代的觀眾中,這首歌成為了情感表達的代表之一。
主要影響目前40-60歲以上中老年群體,他們是歌曲流行時的青年,視之為青春回憶。
4.對聽眾的意義或帶給的情懷
歌曲象徵愛情中的無奈與遺憾,「換到千般恨」反映現實中的情感挫敗,讓聽眾在歌中找到宣洩,帶來懷舊與療癒情懷。中老年聽眾回憶青春戀愛或劇集時光,年輕人則視為「旋律發麻」的放鬆曲,適合難過時播放,喚起「自己的人生故事」。
* * *
這樣看下來,回想起那家國樂團老闆當時的年紀(不過目前已過世),還有記憶中的手寫譜上的《天蠶變》字樣,原來那首家祭曲是這樣來的。這樣再推測,其他同年紀的老闆樂師,他們用的曲子如果聽起來有點年紀,大概也有類似的因緣。
這個演奏錄音是在車禍前3個月前錄的,距今也五年了。還好我現在還能拉琴,不然告別式就剛好可以用這個播放了(喂)
請youtube 搜尋🔍 夏楠千般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