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集:復仇指日可待

徐敬甫指責肖珏身為一軍統帥,罔顧軍紀,為了一己私情將禾晏的女子身分瞞天過海,實乃不妥。肖珏與楚昭都為禾晏陳情,禾晏自己也站出來據理力爭,稱不應以性別來評判一個人的德行,女子若是有真才實幹,亦可以為大魏效力。她的話鏗鏘有力,令皇后等一眾大眾女眷都深感佩服。眼見陛下對禾晏充滿了欣賞,又有徐敬甫同黨衛大人站出來指責禾晏作為武安郎,在軍中與人私定終身有傷風化,即便是再有實才,那也是德不配位。肖珏力挺禾晏,展現出他柔情的一面,令陛下欣慰。陛下詢問身旁皇后的看法,皇后亦認可禾晏,陛下龍心大悅,當場封禾晏為武安侯。夜宴結束後,官員們對飛鴻將軍竟然打不過一個女子一事津津樂道,何如非嘴硬稱有傷在身才會輸,可別人根本不相信。楚昭三兩句就哄好徐聘婷,讓她相信他並非有意隱瞞,而是想等查清楚後,再伺機禀告陛下,讓陛下治禾晏的欺君之罪。徐聘婷單純沒腦子,坦言說是何如非將禾晏的女子身分告知她的。徐敬甫得知是何如非利用徐聘婷當眾揭穿禾晏時,他對何如非的態度就變了,更加不願意再給何如非收拾爛攤子。何如非狗急跳牆,反過來威脅徐敬甫,他手中留有徐敬甫與烏托往來的信。徐敬甫不得不妥協,但同時也警告何如非莫要再把主意打在徐聘婷身上,否則休怪他不留情面。禾晏打算與蕭珏擊掌盟誓,肖珏打趣說,不知道的還以為她要跟他拜把子。禾晏坦承她並不想和肖珏拜把子,從很早以前,她就已經喜歡他了,現在更喜歡了。就在蕭珏要吻上禾晏之時,他察覺到有人看著,便停下了。宋陶陶他們幾個在看戲,禾晏不好意思,便掙脫了肖珏的手。大嫂著人帶去很多紅裝,現下禾晏的女子身分已然公之於眾,禾晏不必再穿女裝了。宋陶陶和程鯉素都是逃婚出來的,這次中秋不敢回家,都停留在肖府。後來宋陶陶倒是回去了,天天盼望著程家何時能把程鯉素的庚帖送來,卻意外從婢女口中得知父母已經去程家給她退婚了。宋陶陶其實心底喜歡程鯉素,趕緊跑去程家從母親手中拿走庚帖。令禾晏意外的是,徐敬甫並沒有處置何如非,足以想見何如非手中必然有徐敬甫的把柄。禾晏將楚昭約來,將她與何如非之間的糾葛如實告知。楚昭本不想幫他們對付徐敬甫,但經不住禾晏與蕭珏句句在理,最後同意與他們聯手。蕭珏光臨徐府,暗戳戳地給徐敬甫施壓。禾晏著女裝,前往何府拜訪,何如非如臨大敵,揣著劍直奔大門,緊張得很。禾晏只覺好笑,她這次前來連劍都沒帶,卻把何如非嚇成這樣。待何父屏退下人,他們打開天窗說亮話。禾晏的話讓何如非惱羞成怒,放狠話說能殺她第一次,也能殺她第二次。
第31集:謀局勝券在握

何如非把劍夾在禾晏的脖子上,威脅說能殺她一次,就能殺她第二次。禾晏人狠話不說,反客為主,反手就箝制何如非把劍架到他自己脖子上,一旁的何父嚇壞了。禾晏沒帶自己的佩劍,何如非都不是她的對手。禾晏壓根沒把何如非放在眼裡,這也是她為何不攜帶佩劍就敢隻身來何府的原因。禾晏用宋陶陶給她的藥將何老爺與何如非迷暈,並將他們五花大綁,趁下人不注意,禾晏偷偷進入後院,將書房翻了個底朝天。這裡的陳設與她離開之前並無二致,玲瓏匣被放在另一個屋子,禾晏將其拿走,蹲在窗櫺下躲避追查之時,有一個人突然出現在禾晏身邊,她著實驚了一下。孫凌身陷囹圄,不日就要被斬首。楚昭以兵部侍郎令進牢獄見他,並提出可以讓孫凌在活著的時候為孫祥福報仇。楚昭把瞞著徐敬甫藏起來的帳簿重新交給孫凌,要他親手交出這本帳簿,指認徐敬甫貪墨受賄的罪行。出現在禾晏身邊的是何母,她幫助禾晏逃出何府,禾晏得以將玲瓏交給飛奴。這邊蕭珏正在給徐敬甫施壓,說他手裡有徐敬甫通敵叛國的證據。徐敬甫不相信,正欲送客,肖珏的侍衛飛奴求見,他未攜帶兵器,徐敬甫只好讓對方進來。徐敬甫自然認得那是屬於飛鴻將軍的玲瓏匣,玲瓏匣有層層精密的機關,何如非未必不會把重要的東西藏在裡面。徐敬甫氣急了,直接讓人送客。實則玲瓏匣是空的,禾晏本也沒指望何如非會把徐敬甫與烏托密謀往來的信件藏在裡面,她只是想藉此挑撥徐敬甫與何如非之間的關係。徐敬甫本就陰險多疑,即便何如非拿出真正的信件說她並未盜走,徐敬甫不見得會相信。而何如非也不相信徐敬甫,不可能會把書信交到徐敬甫的手裡任他查閱,畢竟那是他唯一能與徐敬甫交易的砝碼。肖珏與禾晏一同從肖府走出,見到了何府夫人。肖府與何府相距甚遠,禾晏知道她特意繞遠路來看自己。何夫人是整個何府中唯一真心對待禾晏的人,她以為禾晏身死,還在屋中為她立牌位,日日禮佛為她超度。礙於何老爺,何夫人從不敢對禾晏表露真情。然此時街上人多眼雜,禾晏也不好與和何夫人做過多的交談。朝會那日,徐敬甫禀報烏托欲與大魏簽訂盟約交好一事,以肖珏和禾晏為首的武官極力反對,肖珏說的話令龍顏大怒,陛下直接罰他回去閉門思過。開設榷場,與烏托簽訂盟約事關重大,此次朝會沒能得出一個明確的結果,陛下只讓肖珏圈禁在家,徐敬甫並不滿意,他意識到陛下已經不再對自己言聽計從了。李匡回到曜京,同肖珏禾晏見面,京中甘茗閣掌櫃,因勾結烏託的罪名被抓。孫凌在獄中大喊要告禦狀,他手上有帳簿作為證據。楚昭有意壓下此事,獲取徐敬甫的信任,後來裝作無意提起甘茗閣掌櫃被抓一事。一向沉穩的徐敬甫手抖了。最後一把火是陛下的口語,陛下拒絕與烏托共設榷場,烏托瑪寧布步步緊逼,徐敬甫決定兵行險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