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臉部泛紅,常以為是敏感肌、曬傷或害羞,但如果泛紅持續不退,甚至出現痘痘般的小丘疹,那很可能是「玫瑰斑(Rosacea)」,俗稱酒糟。這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發炎性皮膚疾病,雖然不會傳染,但反覆發作的症狀不僅影響外觀,也可能對心理造成壓力。

什麼是玫瑰斑?
玫瑰斑是一種複雜的皮膚疾病,確切成因尚未完全明朗,但醫學界認為與血管調控異常、免疫系統失調、蠕形蟎蟲增生以及基因遺傳等因素有關。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臉部中央(如:額頭、鼻子、下巴、雙頰)出現持續性的泛紅。
玫瑰斑的四大亞型與診斷
臨床上,醫師會根據症狀將玫瑰斑分為四大亞型,這也是診斷的依據:
* 紅斑血管擴張型(ETR):臉部中央持續性泛紅,伴隨明顯的血管擴張(俗稱「蜘蛛絲」)。患者常感到皮膚灼熱、刺痛。
* 丘疹膿皰型(PPR):在泛紅的臉上,長出類似青春痘的紅色丘疹與膿皰。但與青春痘不同的是,通常沒有粉刺,且多集中於臉部中央。
* 鼻瘤型(Phymatous):通常較為少見,多發生在男性。以鼻部皮膚增厚、組織纖維化、毛孔粗大為主要特徵。
* 眼部型(Ocular):影響眼睛周圍,可能出現眼部乾澀、灼熱感、異物感、發紅、反覆發炎等症狀。
診斷玫瑰斑主要仰賴醫師的臨床觀察,並排除其他皮膚疾病。
治療方式總覽:內外兼顧,有效控制
玫瑰斑無法根治,但透過正確的診斷與治療,症狀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治療方式主要可分為藥物治療與雷射治療。
* 外用藥物:包含Metronidazole、Ivermectin、Azelaic acid等,能有效抑制發炎反應與減少蠕形蟎蟲數量,改善泛紅與丘疹。
* 口服藥物:小劑量的口服四環黴素能有效抑制發炎,對於丘疹膿皰型玫瑰斑有顯著療效。
* 雷射與光電治療:染料雷射被認為是治療紅斑血管擴張型的黃金標準,能破壞異常擴張的血管,從根本改善臉部泛紅與血管絲。脈衝光也能處理血管,對於改善泛紅及均勻膚色有不錯的效果。
日常保養與生活習慣:遠離誘發因子
除了醫學治療,日常生活中的保養與習慣更是控制玫瑰斑的關鍵。
* 溫和清潔與保濕:選擇成分單純、不含香精、酒精的清潔與保濕產品,避免過度搓揉,以保護皮膚屏障。
* 嚴格防曬:紫外線是重要的誘發因子,務必使用物理性防曬(如:戴帽子、撐傘)或選擇成分溫和的物理性防曬乳。
* 避開誘發因子:辛辣食物、熱湯熱飲、酒精、高溫、日曬、劇烈溫差及壓力等,都可能讓症狀惡化,務必盡量避免。
結論
玫瑰斑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患者與醫師共同努力。透過正確的診斷、積極的醫學治療,以及最重要的日常耐心照護與誘發因子避開,玫瑰斑的症狀可以獲得有效的控制。如果你懷疑自己有玫瑰斑,請務必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協助,才能得到最適合的治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