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任意門:跳轉異「視」界
吉達(Jeddah)是沙烏地阿拉伯的第二大城市,位於紅海沿岸。它既是重要的商業中心,也是通往聖地麥加的門戶。無論從何處登機,在前往吉達的班機上,幾乎會見到披著白斤,欲前往麥加朝覲(Hajj)或副朝(Umrah)的人們。

吉達機場見到穿著 Ihram (إحرام) 欲前往麥加朝覲或副朝的人。Photo: Zora @ King Abdulaziz International Airport,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8, 2024.
第一次抵達阿拉伯世界,在卡達轉機時身邊出現第一個穿著 Ihram (音似:伊赫拉姆)的男人,我嚇到,內心混亂小劇場開演,以為他被搶劫只能圍著飯店浴巾暫時度過危機。隨著穿著 Ihram 的人潮越來越多,才知道這是穆斯林特有的文化。
男性的 Ihram 由兩塊不縫邊的白色棉布組成:- Izar (إزار):一塊布圍在下半身。
- Rida (رداء):一塊布披在上半身。
象徵著朝覲者在真主阿拉的面前,都是平等的、無分貧富貴賤。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但眼前這一切仍然像是拼貼的樣子,走在現代化、新穎設計的機場內,高樓林立的吉達市中心,除了沙漠般的建築外牆,和海市蜃樓般的玻璃帷幕,沒有一處是我印象中的阿拉伯世界。街上穿著傳統服飾的阿拉伯人比穿著歐美風格現代成衣的人多太多了。那是我很難一眼理解的世界,可卻隱隱對阿拉伯風格的城市調性感到敬佩。
市中心仍保有一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 Al-Balad 。Al- (ال) 在阿拉伯語是定冠詞「the」的意思,路上商家的招牌也常常是Al- 開頭;而 Balad (بلد) 意思是「城市」。Al-Balad 顧名思義是「這座城市」,但在這邊指的是吉達市中心的「老城區」。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穿越這座拱門,就是前往 Al-Balad 老城區的路。
路口處有個內用區佔地不小的小攤,它是賣駱駝奶製品的商店,駱駝奶、駱駝奶冰淇淋都有販售。在吉達喝到的牛奶都是進口的,畢竟天氣這麼熱,乳牛早就熱死了。進口的牛奶喝起來像水一樣,非常難喝,相比之下,駱駝奶反而有主場優勢,喝起來濃郁許多。加入台灣帶來的烏龍茶,做成駱駝奶烏味道頗佳。
一旁高牆上的塗鴉既有現代藝術的極簡感,又帶有伊斯蘭書法的美。台灣接觸伊斯蘭藝術的機會實在太少了,認識很不足,如果有機會見識到的話,真的會覺得鬼斧神工。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接下來,就和我一起走進 Al-Balad 這個異「視」界。
世界文化遺產:珊瑚石與木窗之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 Al-Balad 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主要是從它的建築特色、歷史定位和文化意義來看。
它保留著獨特的紅海建築風格,從紅海海底採集的珊瑚石混入泥土建成,搭配向外凸出,精緻的盒狀木窗——「羅山」(Rawashin),兼具遮陽、通風、保護隱私的功能性與美學價值。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無論從伊斯蘭教義或地理氣候的需求來看,羅山的存在,反映了生活在此的人們,是如何在建築中實踐信仰與因應自然。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捕捉到這張照片很有意思,它讓我想到《蒙面女人.漂亮男人》書中描述的這一句話:
伊斯蘭教對男性情誼的重視是公開的,就在男人不能找女人攀談的同時,男人跟男人見面時二話不說必定先來個臉頰對臉頰,一邊一個吻。就在男人結伴到Shopping Mall裡看女人被警衛趕出去的同時,男人跟男人卻可以公開地手牽手,一起逛街,一起談心。蒙面女人.漂亮男人-林純如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也發現老城內岌岌可危的一角,這個看起來倒塌風險極高呀,但似乎並沒有做太多防護措施欸。
是說,要猜猜門牌上的「真」阿拉伯數字是多少嗎?
市井生活觀察
椰棗、香料
Al-Balad 老城區內有許多賣椰棗的店,在這裡黑的白的紅的黃的...、大的小的圓的扁的好的壞的美的醜的..,各種花色任你選擇的,不是氣球,絕對是椰棗!感覺這裡的椰棗口味從硬到軟、乾到濕、外層到內餡口味,都能排成好幾道光譜。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香料店也不惶多讓,各種乾貨(真的是乾貨),礦物、植物、藥水等等,有點像是台灣的中藥行加南北雜貨的存在。這麼多的粉末裏頭有一種主打功效:保健頭髮最讓我心動。沙烏地阿拉伯的女性雖然滿多都包裹頭巾,但很重視自己的頭髮是否「烏黑亮麗」;男性的話,當然就是減少落髮,至於有沒有辦法再生頭髮,就不知道了。
在市場上看到一攤在賣木頭?是木頭,但是日常用品。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這是一種用來清潔牙齒的植物,在阿拉伯國家被稱為 Miswak (مسواك,音似密斯瓦克)。它是阿拉克樹 (Arak Tree)的小樹枝,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潔牙棒。老闆削了一小段樹枝的外皮,讓我嘗試看看。把樹枝咬出汁液,然後輕刷牙齒。哇,苦苦的,有點無法接受。
令我意外的是,原以為這只是傳統市場的小噱頭,或許只有老人才會維持用 Miswak 潔牙的習慣,沒想到後來其他地方看到的年輕人也會使用。

商場貨架上的阿拉克樹口味牙膏。Photo: Zora @ Thuwal, Saudi. Jan 16, 2025.
賣場也有出阿拉克樹口味的牙膏,試了一條,味道依然苦,但旁邊的丁香口味倒是一試成主顧。而且還無氟!簡直下疤痘患者福音。
長袍、拖鞋
阿拉伯世界最常見的訂製服店,就是這種給男性穿著得白白長袍 Thobe (ثوب,音似透布),女生也有各種花色款式的 Abaya (عباية,音似阿巴雅)。別看它們看起來樸素,我想在布料的選擇、織紋、刺繡、水鑽等等可以彰顯個人特色或是奢華感的巧思可多的。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遠看可能不覺得差異有多大,但當我想要找一件喜歡的 Abaya 才發現,預算內的都好難看阿,為何路人隨便一件都有夠好看的啦!品質還是得一分錢一分貨。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Al-Balad 作為前進麥加的第一道窗口,文化交融自然在此發生。而大部分也能從路人們選擇的服飾、帽子稍微分辨他們自我認同的歸屬何在。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我在市場裡挑了一家小店,唯一找到一家有賣這種經典款的男鞋,對,沒有女鞋,我只好找小尺寸的男鞋,過過乾癮。這是駱駝皮製成的,後來發現只是半成品,應該還得加上鞋底才對。觀察路人都沒有看到女生穿著傳統風格的鞋款,shopping mall 也沒有販售。男鞋倒是維持這種樣式,從傳統材質 (駱駝皮製) 到現代材質塑膠感較重的都有。大部分穿著 Thobe 的男性也會穿著這樣的拖鞋。
一開始很好奇沒有更「正式」的鞋款了嗎?後來,又再度反省自己先入為主的想法。我們總被教育穿拖鞋不禮貌,但在穆斯林的文化裡,祈禱是一天得做 5 次的功課。每次祈禱,都需要盥洗、脫鞋,不著襪、不將腳跟完全包覆,方便穿脫,才是他們的生活哲學。
更別說走在沙漠中,這種剛好把腳趾頭遮得好好,又不會頻繁進沙的設計,完勝任何一種鞋款。
→ 沙漠中的沙真的太細緻了,走一趟沙丘,襪子洗了幾次還是有沙夾在織紋裡,有夠崩潰。
貓
阿拉伯人愛貓勝過愛狗,街上甚至會直接設置貓咪流水席,感覺是社區共養的吉祥物。
老城裡的新
老城裡也有幾處意想不到的「新」。像是...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廁所!
這是廁所,外觀看起來平淡無奇,裡頭可是有開冷氣的。也固定有清潔人員常駐,不讓廁所有髒掉的機會。
→ 不過廁所的整潔程度也是得看地方。
街頭塗鴉!
隱身在破損建築裡的街頭藝術,色塊除了平塗顏色之外,還用了泥塑讓部分形狀突出,有夠精緻。
也有一帶是文創空間基地,在這裡可以找到當地的文創小品牌。繪畫、伊斯蘭書法、手工香皂等等,這部分反而與全球各地無異。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路過一塊沒有裝球網的足球場,看不出來是正要建起,還是拆掉。這裡的人其實也瘋足球。

Photo: Zora @ Al-balad, Jeddah, Saudi Arabia. Jul 12, 2024.
最後,在一家擺設精巧、傳統元素混搭的咖啡廳裡喝一杯咖啡,結束了這趟跳轉異視界的一日小旅行。
結尾雜感
順帶一提,阿拉伯人出來走跳的時段是日落之後,從下午4點街上才會開始熱鬧起來,餐廳、店家大多到半夜 2、3點才會打烊。時差女子好羨慕這種作息,在台灣被逼著朝八晚五,沒想到在世界的另一邊,正常的作息是晝伏夜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