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決定是于爾岑?
理由一:漢堡市區真的就那樣
如果對參觀博物館不太有興趣的話,那麼漢堡市區的著名景點大概安排 2 天差不多。
我自己將漢堡市區分為:
- 市政核心區:以漢堡中央車站為主要站點,可以逛漢堡美術館、市政廳周邊市區散步、藥妝採購。
- 易北河畔:以 Baumwall 地鐵站(好像沒有中文譯名,就稱它碼頭車站)為主要站點。白天可從倉庫城晃到易北隧道,或搭船在易北河賞風光;視個人喜好參觀易北愛樂或去港口劇院看音樂劇。
- 紅燈文化區:以聖保利站為主要站點,繩索街是著名的紅燈區,如果能報夜間導覽較能深度探索,白天走過去其實沒什麼。

理由二:H區催落去!
由於我是買七日HVV全區域的交通票 (24/7 weekly season ticket),最遠的服務範圍就是到地圖裡的 H 區。迸發一個用好用滿的心,我攤開地圖,憑直覺鍵入幾個 H區的地名搜尋,終於讓我看到了幾篇遊記提到了于爾岑 (Uelzen)。
理由三:可愛的百水車站
遊記裡大多被于爾岑這座由奧地利藝術家漢德瓦薩(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1928-2000)所設計的「百水車站」吸引。
百水車站,聽起來有點耳熟。看了資料、對照照片,果然就跟維也納的漢德瓦薩之家(Hundertwasserhaus,又稱百水之家、百水公寓) 同個老爸。

Photo: Zora @ Hundertwasserhaus, Vienna, Austria. Feb 2, 2025.
漢德瓦薩出生於維也納一個猶太家庭,他的許多家族成員受到納粹迫害而喪生,童年陰影影響了他對創作的想法。他厭惡象徵權威、壓迫的直線,重視自由與自然體現在他的建築設計上,他的建築作品像植物般從地上長了出來,鮮豔、自由、奔放,猶如流動的水一般。
走在維也納的百水公寓裡,覺得自己是童話裡的小精靈。而這種感覺,我也想在于爾岑再次感受。
-----------
延伸閱讀
-----------
~牧羊女的風鈴詩坊~
Uelzen(于爾岑)百水火車站~yingju-Lu
Humamaloveshop 的部落格
Uelzen小城火車站驚豔---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作品
threads.com/@livedymdnaem
百水屋巡禮
在于爾岑繞一圈
百水車站
從漢堡中央車站到于爾岑 (Uelzen) 大約 45 分鐘車程,一到站,映入眼簾的便是這座如精靈城堡般的百水車站。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和維也納的百水公寓相比,于爾岑的百水車站稍嫌保守一些,整體建築方塊、直角的型態還是明顯了點,只有利用陶瓷、馬賽克拼貼使得柱子以及牆面延伸到地面的角度軟化。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去的那天是週六,意外的人潮稀薄,連車站內的諮詢站,還是紀念品店似乎都沒有營業。
當下其實有點慌張,因為出了火車站,看不到任何街區的跡象。

于爾岑市區被水道圍繞,距離百水車站有一小段距離。不像觀光勝地一出站就是熱鬧的市集,反而是平常百姓家。
可愛房子
要不是德國的天氣實在太不穩定,真的好想駐足寫生。背包裡準備的寫生本在德國竟毫無用武之地,實在可惜。幸虧還有手機能夠拍照記錄下眼前的景致。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于爾岑除了市街外的普通人家,多以獨棟別墅為主,有院子種著果樹、花草植物,房子各具特色,看著看著覺得像是各種花招的摺紙。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北歐的陽光太珍貴,但又多雨。時常看到有人家屋子做一個向外突出的玻璃屋,既能感受日照又能遮雨。院子裡的果樹也被照料得很好。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經過一戶人家,小孩正拿著火槍,對著自家院子出來的走道噴火燒雜草。那小孩看起來大概6歲左右而已吧,當然父親也在另一頭陪同作業。德國對於培養小孩做中學習、動手做的能力真的是靠家庭教育在訓練的。每每回想自己教學時,一個班裡能夠正確使用美工刀的學生比例雪崩式的逐年降低,就感到傷心。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看似一棟大別墅,以為鄉下的房子都特別大,查了Google Maps 才知道這是一家安養院,覺得合理多了,而且光看外觀就會讓人想在這裡度假吧~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越走進市街核心,終於開始有人煙的跡象。街道傳來音樂聲,感覺是有市集活動。我在平行市集的其他街道上,遠遠地總會看到小鎮高點的教堂屋頂和鐘樓。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來到市街,好不熱鬧,是不是整個小鎮的人們都擠到這裡來。作為一名觀光客,覺得有點可惜,這些可愛的房子都被攤商擋住了。不過對當地人來說,可能是少數可以來點新鮮事的時候吧?
不知道如果挑平日來到于爾岑又會是什麼感覺呢?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公共藝術尋寶
火車站的資訊站提供的散步地圖,標了一些公共藝術的尋寶點,稱作石頭之路。從百水車站通往市街的路上,由當地藝術家彩繪的大石頭。我沒有照著跑,因為根本隨處可見,它們給我像是夏卡爾的超現實風格,鮮豔的色彩畫在粗糙的大石頭上,石頭粗糙的肌理和不對稱的切面,從不同方向看過去,與街景產生特別的對話,有種畫龍點睛的效果。
市集觀察
最熱鬧的市街,被各種攤商塞滿。觀察當地人都在賣些什麼,覺得滿有趣。
像是這種彩色編髮的攤子,就有好幾攤,而且顧客絡繹不絕。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廣場還有舞台表演,經過時剛好遇到健身有氧帶動跳。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幾個路口還被整座遊樂園的大型器材佔據。于爾岑的假日簡直搖身成為一座小鎮遊樂場。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Photo: Zora @ Uelzen, Germany. Aug 2, 2025.
來到市街的邊界——伊爾默腦河 (Ilmenau)
漫無目的地走,最遠能走到的邊界就是當我遇到水的時候。地圖上的于爾岑市區恰好被伊爾默腦河 (Ilmenau) 包圍,這條河從呂訥堡荒原(Lüneburg Heath)發源,流經于爾岑(Uelzen)這座城市,最終匯入易北河。
水道上的紀念徽章,1270-1970
特別活動:于爾岑漢薩節
寫遊記時使用電腦才查到更多關於于爾岑的旅遊資訊。從于爾岑市政官網得知一點點地方文史,也從中認識所謂漢薩同盟。
漢薩同盟(Hanseatic League)簡單說是一個由商人組成,存在於中世紀晚期到近代早期,以德意志北部城市為主導的商業與防禦聯盟。他們起初為抵抗歐洲的海盜,以保護自身商業利益,後來幾乎壟斷了北歐的魚、木材、穀物和皮草等商品貿易,為成員城市帶來巨大財富。其中的成員城市包括:呂貝克、漢堡、不萊梅,還有于爾岑。
于爾岑因漢薩同盟貿易繁榮起來,在1270 年獲得城市特許權,從只是一個農民的定居點,成為正式的城市。于爾岑漢薩節像是城市的慶生會,它並不是個每年固定舉辦的活動,但很幸運今年將會舉行第四屆于爾岑漢薩節,活動期間在 2025年9月13日至14日,遊客可以租借中世紀的服裝。看看過去幾屆漢薩節的照片,又更喜歡這個小鎮了!
結語雜感
于爾岑小鎮看起來小巧平凡,可能不是台灣人旅遊會特別放心思去的地方。可能你剛好遇上節慶活動,或者你喜歡感受當地的日常。于爾岑似乎是個恰恰好的一日散步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