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
含有「文化觀察」共 8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在風格中思考
2025/08/20
大家都不買包包了嗎?LVMH 集團一年消失586億元,錢去哪了?
錢不見了,但有錢人並沒有消失,他們只是以不同形式在消費。 2025 上半年,時尚精品產業繳出了一份耐人尋味的成績單。LVMH 集團在最新財報中指出,旗下時尚與皮件部門第二季銷售下跌 9%。若回顧整體半年表現,從 208 億歐元下滑至 191 億歐元,短短一年蒸發了 17 億歐元,折合新台幣約 58
#
LVMH
#
精品
#
奢侈品
1
留言
AzuraSky
2025/08/08
破解父親節的3句「有毒正能量」你是家裡的支柱,但誰又能撐著你?
在父親節,我們總想感謝爸爸的付出。但有些話,聽起來像是關心,實際上卻可能壓垮一個從不喊累的父親。這篇文章,我們一起破解三句「有毒正能量」,重新思考:我們對爸爸的愛,是不是只說一半?
0/5
爸氣的愛
#
父親
#
父親節
#
感謝
2
1
Azu
發文者
2025/08/08
喜歡
突然意識到⋯⋯這個「爸氣」主題是要談論自己老爸的珍貴故事!哈!
喜歡
普普文創
2025/07/01
【文創漫談】AI世界:你是地主還是佃農? | 文化觀察
AI世界:你是地主還是佃農 在當今數位時代,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與內容創作平台的普及,一個有趣的比喻開始在網路上流傳:內容創作者是「佃農」,而平台則是「地主」。這個說法認為,創作者在YouTube、部落格、社群媒體等平台上投入大量心血創作,卻只能獲得微薄的回報,而平台作為「地主」,則輕鬆坐享其成
#
文創漫談
#
AI世界
#
你是地主還是佃農
11
留言
普普文創
2025/06/30
【文創漫談】AI在進化 | 文化觀察
AI進化的本質 「不要懷疑,AI正在進化之中。」這句話或許在幾年前聽起來還帶著幾分科幻色彩,但如今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現實。回想2023年,當我們使用AI時,偶爾會被它「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逗樂,彷彿它是一個不夠成熟的孩子,說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種「亂說話」的情況越來越少,A
#
文創漫談
#
AI的進化
#
文化觀察
9
4
蔡緯嘉
2025/06/30
2
AI因為需求而被創造出來,也因為需求而被賦予進化的方向 但目前卻沒真正自我進化的能力,因為「進化」還很虛幻 進化到怎樣程度才是進化?按人類的目標進化?還是依AI自己的需求進化? 不過疊代的能力倒是有了
2
普普文創
發文者
2025/06/30
2
蔡緯嘉 說進化是真的。因為進化是人們使用後的結果,巨大海量資訊的餵養下,讓AI越來越能分辨差異。到最變得跟人一樣;這結果是人做出來的。不是系統或平台。
2
普普文創
2025/06/29
【文創漫談】台灣人多有錢 | 文化觀察
台灣人多有錢 在台灣,提到「有錢」這兩個字,總讓人既好奇又有些許揶揄。表面上,台灣人似乎過著平凡的生活,開著普通轎車,住著尋常公寓,但若細細觀察,你會發現許多人其實暗藏驚人財富。經過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台灣從一個農業社會轉型為科技與製造業重鎮,造就了不少財富自由的「隱形富豪」。這些人可能就住在你隔壁
#
文創漫談
#
台灣人多有錢
#
文化觀察
12
2
漂浮海月
2025/06/30
1
不敢妄想財富自由這件事啊~~~但倒是可以體會"富藏民間"的感覺,很多來看病的阿伯阿嬸都是看不來的隱藏富者!!
1
普普文創
發文者
2025/06/30
2
漂浮海月 嗯,大多數是。特別在台北。
2
步履不停 Wandering On
2025/06/16
在異鄉,尋找自己:學了文化適應理論,卻仍然迷失在荷蘭萊頓
長期生活在異國,文化差異不再只是旅途中的觀察,而成為日常挑戰。本文介紹文化適應的U型曲線與四種策略,並結合小芝女在荷蘭交換時的真實經歷,呈現「整合」並非總是做得到的選項。即使適應不完美,這段旅程仍幫助我們更誠實地認識自己,也讓異鄉成為自我拼圖的一部分。
#
步履不停
#
心理健康
#
心理學
41
27
跳鼠飛行日記
2025/06/16
9
Culture Shock的需要一段不短的適應期,尤其是 I 人😥 "旅行,不要只是路過,而要真正停留;不要只是觀察,而要勇敢投入。" 小芝這句寫得真好~~~
9
Wandering On
發文者
2025/06/16
2
跳鼠飛行日記 大I人+1😥 謝謝跳鼠~ 🥰🥰by小芝
2
Puluqem部落岸|人文書寫所
2025/06/01
聆聽謝哲青《尋找生命的願景》講座側記
2025年端午節前,作者參與謝哲青老師於鳳山靜思堂舉辦的《尋找生命的願景》講座,並記錄下講座內容與心得。講座中,謝哲青老師分享自身童年、旅途經歷及文化認同,內容觸動人心。作者以細膩筆觸描寫講座氛圍及自身感悟,並藉此反思文化傳承與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
報導文學
#
文化觀察
#
心得筆記
34
4
李英華
2025/06/01
4
他最後說:「本來以為世界是家,後來發現,家才是世界。」 ** 的確,浪遊世界的人,最後最想抵達的地方是「原來的家」。
4
Sonny Chen的沙龍
2025/05/27
加拿大人為什麼說話讓人覺得禮貌? —語言裡的文化潛意識
我第一次到加拿大生活時,最明顯的衝擊不是極地冷空氣,而是加拿大人說英文的方式。 明明說的都是英文,卻總覺得這裡的人說話,比我熟悉的美式英語有種「隔層紗」的感覺;有時甚至覺得他們不是在說什麼重點,但仍會拐一個彎、鋪一層墊子,小心翼翼地包裝一件很簡單的事。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去咖啡店,聽見前面那位顧
#
文化觀察
#
語言
#
英語
1
留言
Sonny Chen的沙龍
2025/05/27
AI 會寫,那我還寫什麼?在寫作這條路上,留下活過的痕跡
「一個人寫作,是出於和他人溝通及親密相談的需要,去譴責帶來痛苦的一切,分享帶來快樂的一切。一個人用寫作來對抗自己的寂寞,也對抗他人的寂寞。」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守護文字》,1976 年,布宜諾艾利斯 最近我時常在校園散步尋找靈感時,追問自己這個問題: 「現在 AI 這麼會寫,人類還需要寫作
#
寫作
#
語言
#
ChatGPT
2
留言
CK On Board
2025/05/26
【開箱】雅加達BINUS大學畢業典禮|揭秘華裔私大校園文化
開箱印尼Binus大學畢典!體驗當地文化,見證華裔名校特色。 雅加達會議中心盛大儀式!從穆斯林校規到馬拉松式慶祝派對。
#
畢業
#
畢業典禮
#
畢業季
68
60
哈斯的採購人生
2025/05/26
7
恭喜CK嫂完成學業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7
Carry Kuo
發文者
2025/05/26
6
哈斯的採購人生 謝謝學霸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