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時,需小心不要陷入回本症候群
回本症候群→
1.見跌賣出,等到回本的「安全訊號」出現才重新進場,但股市回升後,卻又嫌股價反彈太高、太快,繼續在場外觀望。
2.下跌時,繼續抱著不賣,認為沒賣就不算真正虧損,等到股價回升後立即賣出,以免股市再跌陷入虧損
-------------------------------------------------------------------------------------------------------
鴻海對比兩家代工大廠(緯創、廣達),毛利率正成長
1.組裝業者競爭者(立訊、聞泰)增加,毛利降低
2.集團規模、產能大,且全球20多國有製造工廠,產能布局相對完整,互相支援,可爭取到較大訂單
3.以伺服器代工來說,分「首批設計」和「量產」兩階段,鴻海已早先卡位,最快掌握新技術規格、架構和細節,毛利較高,若量產再進入,價格競爭。
4.集團子公司供應8成++零件,串聯上下游穩住毛利,鴻海目前符合輝達認證零組件已達16種零組件,包含機殼、水冷板、歧管等散熱零組件,與台達電並列第一。
-------------------------------------------------------------------------------------------------------
俄烏如果談判順利,停火
1.歐美解除對俄制裁,俄國石油將進入市場,油價可能暴跌
2.黃金避險吸引力下降
3.歐洲國防短期下跌,長期因各國國防支出上升,是個好買點
-------------------------------------------------------------------------------------------------------
2025年三月,台積電宣布投資1千億美元,帶動供應商投資美國
廠務工程:帆宣、漢唐、和淞、信紘科、銳澤、兆聯------------------------------------------
材料:環球晶、辛耘、耐特、光洋科、崇越、家登
化學品:永光、長興、僑力、台塑大金、長春、李長榮、勝一、台特化、關東鑫林
氣體:信銘工業、京和科技
設備:萬潤、家碩、科嶠、迅得、華景電、京鼎、漢民
封裝測試:汎銓、閎康、雍智、中華精測、矽品------------------------------------------------
供應商推算,台積電若蓋3座廠,損益約打平,現估8座廠,必定可獲利
2020→一座晶圓廠; 2024→2座晶圓廠; 2025→3座晶圓廠、2座封裝廠、1座研發中心
在美因各方面成本高出三倍,且投資初期未放量,因此各供應商組成聯盟,共用資源,目前分三大團隊
1.崇越供應鏈,崇越、萬潤、弘塑、千附等,互為上下游,無持股關係。
2.聖暉,朋億、銳澤、昇陽半、衛司特等,聖暉轉投資或有持股。
3.家登,德鑫、意德士、迅得、印能等,8業者合資組成。
現在過去投資,怕被偷光,如同去大陸結果建立紅色供應鏈,可參照「航空母艦」模式,主要研發、製造技術,根留台灣,且技術是會貶值的,要趁還有價值去換錢,回頭投資新技術,才會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