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9/3 這三天恢復工作模式
上下午主要寫文、接個案
晚上去上身心靈的線上課程
這次接的個案,陷入了熟悉的掙扎:
一方面覺得工作讓他筋疲力盡,想離開; 另一方面又擔心離職後沒有穩定收入,生活會陷入困境。如果你也曾經這樣卡住,可以試試從兩個方向來釐清思路:
1. 找出你真正看重的核心價值
很多人以為自己離職,是因為「公司不好」或「主管不行」。
但事實上,沒看清楚自己的核心價值,才是關鍵。
如果不先釐清,換到新公司後,常常會遇到一樣的問題、不同的場景。
例如:
- 以為是薪水太低,結果新工作加薪了,仍覺得不快樂。
- 以為是同事不合,結果新環境還是有人際衝突。
你可以試著做這件事:
- 寫下你最在意的5–7個工作面向(如穩定、安全、成就感、成長、影響力等)。
- 問自己:「這個為什麼重要?」
例如,「穩定」背後,也許是「我想安心養家」或「我想要安全感」。 - 排序,找出最重要的1–2個價值觀。
當你能清楚看見自己的價值,離職或留下,都能更篤定地做決定。
2. 檢視「錢不夠」是事實,還是恐懼
很多人害怕沒錢,但其實沒有好好算過。
當焦慮沒有數據支持時,恐懼就會被無限放大。
你可以這樣做:
- 算出基本開銷: 房租、餐費、交通、保險等,計算「最低生活費」。
- 盤點存款: 如果暫時沒有收入,可以維持幾個月?
- 評估替代方案: 例如接案、兼職、或降低開銷。
當你用數字看清楚自己的狀況,「錢不夠」會從模糊焦慮變成可管理的現實。
我自己的投資年收入已經跟本行相同,也有5年的積蓄。
因為之前就預先規劃好,所以現在才能很有底氣的去追夢。
如果基本的生活開銷都無法應付,其實很難追求真正的夢想。
最後提醒
如果只是衝動離職,沒有先釐清價值觀,也沒有做好財務規劃,很容易陷入職場輪迴:
換了工作,還是遇到同樣的困境。
所以,在做決定之前,不妨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 我的財務現況,是否真能支持我的選擇?
當你能誠實回答這兩個問題,下一步不論是離職還是留下,都會走得更踏實。

你真正想離開的原因是什麼
三日IPA:556(股票借貸收益+二手書);累積IPA:1,986
如果你現在碰到一些問題想找人聊聊
歡迎填寫表單預約 (費用隨喜或自行對外做公益)
https://forms.gle/gfL3ENujFtKqZ6vD9
#中年gapyear #喜馬拉雅靈性練習者 #隨喜公益諮詢 #核心價值觀 #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