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魔法 (chaos magic) 強調自由、彈性與個人化,注重目標導向與實用性。它的開放性讓人好奇及喜愛,但也屢遭誤用、濫用,導致批評與誤解。
作為一個折衷派的混沌魔法愛好者,希望能夠透過以下介紹,讓大家更瞭解混沌魔法的魅力。
起源
🪐興起於1970 年代的英國
🪐重要人物:彼得卡羅 (Peter J. Carroll)、謝爾文 (Ray Sherwin)、斯培爾 (Austin Osman Spare) 等人
🪐由桑納厄洛斯光明會(IOT)領導
🪐時代背景:強調解構權威、個體自由與自主性,反對宏大敘事,認為宗教與意識形態皆為人造,而非絕對真理。
特色
基於以上思潮,混沌魔法不受傳統儀式與戒律限制,強調個人探索,透過記錄與實驗達到最佳成果。
🪐跳脫框架,但不否定框架:世界充滿二元對立,我們無法跳脫,但可以自由選擇。
🪐自由與解放:避免僵化思維與立場,保持批判性思考與實驗精神。
🪐與「欲望」合一:關注並滿足身心需求,在食物、溫暖、性與超越間尋找平衡,理解欲望與精神提升都是重要的,而非一味禁慾、設限。
🪐工具性信仰 (belief as a tool) :認為對某神靈、象徵的信仰只是一個工具,只要能夠發展出信仰,任何事物、形象都可以帶來可運用的力量。
🪐「人造」神靈觀:假定「神靈」可能是由共同信仰、集體意識匯聚而成。
許多混沌魔法師召喚 ACG 角色或克蘇魯形象,人造靈 (servitor) 和群靈 (egregore) 也是這些概念的延伸。
混沌理論
混沌是萬物的起源與持續作用的本質,促使宇宙增長複雜性,推動生命進化,也能轉化為現實與意識。混沌不是單純的混亂無序,雖然有不可預測性,但也蘊含著萬物的可能性。
因為以上特質,混沌被魔法師視為一種可以被塑造、引導的能量。透過巧妙的與混沌互動,混沌魔法師便可以從中獲得知識、力量和轉變。
(詳見 Peter J. Carroll《Liber Kaos》)
混沌的創造與濫用
混沌魔法既被批評為「缺乏系統、流於自我中心」,也被讚譽為「自由度高、反抗教條」。
混沌魔法確實能幫助魔法師轉換立場、培養思維彈性、深化內在探索,比方以下皆為正向應用:
🌝透過符印魔法提升自我
🌝欲望字母表幫助內在探索
🌝以魔法(如人造靈)支持社會變革
然而,若缺乏對文化以及對自我的認識,可能會以負面的方式應用混沌魔法,如:
🌚挪用不熟悉的文化象徵
🌚以「自由」為藉口濫用欲望
🌚利用混沌技法散播極端思想
正因混沌魔法具有高自由度,在實踐時,更要時時內省、反思,平衡個人自由與道德責任,追尋「真實意志」,才能體現混沌魔法的精髓與趣味。
-----------
儀式 • 占卜 • 混沌魔法入門課程 • 符印訂製 • 魔法道具
私訊村落小巫 Instagram: https:///cabin_wi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