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莎拉,我終於來了!
為什麼這麼喜歡莎拉這個小鎮?
明明根本和它不熟,只知道是一個盛產鵝肝的地方,但是我又不是老饕,怎麼可能會因為這個原因就愛上了它,甚至可以用著專程來一趟的心情,千里迢迢地來到這個小鎮?我想了想,好像有了答案。
我看過的電影,我喜歡的女主角的名字都是莎拉,還有,童話故事裡的莎拉公主,啟動了幸福列車的鳴笛。
我,就是抱著這麼浪漫的心情來到沙拉小鎮
莎拉小鎮不大,可是觀光客非常的多。
因為地方不大,大部分的遊客都選擇在這裡來個半日遊,蜻蜓點水般,在有名的景點拍個照,可能巷弄裡都沒來得及好好逛上一圈,又匆匆的離開。
所以,白天的莎拉小鎮是吵雜的,擁擠的,也是熱鬧的。
可能早上才剛過了九點鐘,就會看到手拿著小旗子的領隊帶著旅行團出現在大廣場前,講解著關於莎拉的歷史了。
因為這樣,莎拉最美的時候反而是清晨和傍晚,觀光客都散去了,小鎮恢復了寧靜,想要好好地拍著照,想要好好地逛一逛,天黑前都可以盡興的走在想要去的每一條大街或小巷。
尤其,五月的莎拉,天黑的晚,不冷不熱的天氣,舒適宜人,這樣的日子真的很適合漫步在莎拉充滿詩意的巷弄中,悠閒地去感受中世紀的浪漫風情。
吃完晚餐,我迫不及待地和J走下樓,在莎拉的第一晚,我們有著說不出的好奇和期待。
走出民宿,不用1分鐘,就看到觀光客來到莎拉必拍的一個景點。

自由廣場前的雕像


從雕像的視角望去的自由廣場和遠方的教堂
那是一座雕像,從人像的視角望過去的方向,正好可以把自由廣場還有遠處的大教堂收進視野裡。
我和J在後來的日子,每一天都會經過這座雕像,我們都笑稱它是孤獨老人。
沒有人找它合照的時候,就看到這座雕像孤零零的身影。
啊!原來寂寞就是這樣啊!那幾天,我常常幫這座雕像編寫著許多劇情,但傳說它其實只是一家鵝肝醬公司因為廣告需求而塑照出來的產品。
故事一旦少了浪漫元素就變得不那麼吸引人了,即便如此,它若有所思的沉默模樣仍然是廣場前最吸睛的地標。
雕像旁還有一間看起來很像教堂的高大建築,一扇大鐵門巍巍矗立著,讓人很難不多看它一眼。

一直等不到開門的有頂市場
這是一座有頂市場,前身是聖瑪莉教堂,因為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遭受嚴重損壞,重新改建後保留了教堂原有外觀,裡面則販售當地特色商品。
好多人和我一樣,一直很想進去裡面瞧瞧,但是每次經過永遠都是大門深鎖中。
好幾次,我不死心地站在門口,早也等、晚也等,等著芝麻開門那樣的奇蹟出現,但是一直到我離開的那一天,我終究和它無緣。
原來,它正在整修中。
除了自由廣場前的雕像、沒有開門的室內市場,莎拉小鎮還有一個觀光客必拍的景點。
說是景點,其實主角是廣場前的三隻銅鵝。

三隻銅鵝

關於可愛,不分老少,從來沒有人可以抗拒
沙拉最出名的產品就是鵝肝
我看著小朋友興高彩烈地坐在銅鵝身上拍照,那純真的童顏笑容讓我也跟著開心了起來。
將近晚上8點鐘,正是吃晚餐的時間。
巷弄中,鋪上桌巾的餐桌搭配木筋老宅的場景,在暈黃燈光下居然意外的形成了一幅溫馨的畫面。

吃飯的時間,巷子裏不寂寞的夜晚

喜歡這種溫馨的畫面

亮起的燈下,吃一頓幸福的晚餐
我很喜歡這樣的氛圍
感覺入口的食物很美味,酒也好喝,因為夜是那樣的美,因為身旁一起吃飯的人是那麼的契合,因為,因為是在莎拉。
我和J就這樣沒有目的也沒有計畫的在小小巷弄中散步


走進去,永遠都有驚喜的巷弄

上上下下的坡度,最適合消耗一些卡路里


這樣安靜的角落,只會出現在巷弄𥚃

每一個轉彎都是滿滿的感動

每走過一條小巷,迎接我們的永遠是那未知的欣喜,每一個轉彎都是莫名的喜歡。
甚至在教堂前拉著大提琴的街頭藝人的琴聲也可以讓我們覺得感動

教堂前,街頭藝人

我們在琴盒中放了一點點的小錢,謝謝他們用動人的樂章帶來這麼美麗的夜,也為我們在莎拉的第一個夜晚拉起了休息的謝幕。
還不用急著認識莎拉
也不用急急地走路
在莎拉,我們有一個不趕路的行程
慢慢走,是幸福
謝謝J是陪我一起慢慢走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