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好,不夠好?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台灣的媽媽朋友說,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好老師,總是給孩子很多鼓勵,不會總是跟學生,你夠不夠好,這裏還不夠好……。聽起來,這樣的老師在現今的教育現場,好像是很難得的。

我回想一下,想不出來自己跟孩子的對話中間,是否曾經直接說過她們夠好、還是不夠好的話題。初時思考這個問題,我以為自己是把這個判斷留給了孩子,儘是保留我做為父母的意見-因為,夠好與不夠好,能用什麼標準來判定呢?在成人的、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爸媽眼中,孩子是不是長期處在「不夠好」的陰影之下,用這個標準來判斷還在成長的孩子,是否不公平、不合宜、也對孩子毫無益處呢?

第二天跟詠詠對話時才發現,我最常問孩子的問題,不是夠不夠好,而是「你有沒有學會?」「你有沒有進步?」「你的收穫是什麼?」等等無關結果而是更與過程相關的問題。數學考了80分,我的第一個問題,永遠是錯了什麼題目,為什麼錯了,是不是已經弄懂課業本身和老師評分的標準,需不需要我幫你一起弄懂。這些問題,遠比「80分夠不夠好」來得更重要。久而久之,孩子會接受到的訊息是:不管我考幾分,只要我弄懂了,就可以回答媽媽的問題。還有一些活動,分數是沒辦法反映孩子學習的成效的,這時候更需要孩子自己判斷:自己是不是學到了東西,我是不是有進步。我的孩子都知道,我並不是不在意他們在學校的成績,課外活動的表現,而是更在意他們學習到的內涵,和日復一日點滴累積獲得的進步。

這是孩子學習路上重要的里程碑,讓學習的目標回歸到學習本身,如此我們才能培養一個熱愛學習並且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孩子。

跟姊姊比起來,詠詠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學生,雖然因為聰慧,學校的課業都不需要特別花力氣就可以混得不錯,下了課,打球打電動,竟然也一路混到了十年級。我一向都是採「你的功課你自己負責」的態度,從來不會主動檢查孩子功課,頂多看到他在玩電動的時候,多問一句「你的功課都做完了嗎?」,除非孩子主動尋求幫助,我並不會過問他的考式和功課。上了高中以後,看到大考小考的成績,如果不是100分,會問他懂不懂、哪裏不懂來幫助他。所以孩子很明白,功課和學習是他的事,跟媽媽無關,但是不代表媽媽不在乎,功課沒交媽媽可是會生氣的。

跟台灣媽媽們比起來,我應該算是超「混」的家長吧。在這樣放牛吃草的政策下,十五歲的詠詠,雖然很幼稚也好玩,但是對學習新事物是充滿熱忱的。今年,他跟我主動要求加上課外的AP Chemistry課,因為「學校的Chemistry Honor課實在太簡單都沒學到東西」。網課上AP Chem其實會有滿多問題的,這門課據說是高中理科裏最難的一門課,我說有問題都可以來問我,我也儘量提供協助,不懂的話就跟孩子一起搞懂,也是很可貴的過程。不管是這些標準化課程學習,還是課外的不計學分的課,都可以看到他在終於弄懂一個概念的時候,大叫「comprendo」的興奮之情(一定要用剛學的西班牙語喊出來!),或是很興奮的跟我分享「原來Chlorine 35 的質量略低於35的科學事實和其背後核物理的理由」,看得出來孩子對學會新知識是充滿熱情和興趣的。對我來說,這種對學習的渴望和熱情,比任何化學課的分數都珍貴、更足夠。

我希望我的孩子,永遠保有這種好奇心和對知識的熱情。高中和大學,才是知識追求的開始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千阡萬陌
3會員
36內容數
廿年前,從阡陌開始耕耘。愛與遠方,我牽著你與孩子的手走著。 廿年後,我眺望遠方,來時腳印仍在,身旁仍舊千阡萬陌。 我們時而併肩,時而獨行。人生的風景,還有很多要看。
千阡萬陌的其他內容
2025/08/30
決定把十年前部落格的文章都搬過來。 搬來之後才發現這裏沒辦法建立檔案夾,七八百篇文章堆在草稿欄。我隨手翻閱幾篇十年前的記錄,瑣瑣碎碎的日子,自己卻被莫名感動起來。那幾年,聆聆零到五歲,詠詠零到兩歲,想起來都覺得是職業生涯中最提不起勁的日子,自己人生最黯淡無光的日子。一直要看了那些部落格的記錄,才想
2025/08/30
決定把十年前部落格的文章都搬過來。 搬來之後才發現這裏沒辦法建立檔案夾,七八百篇文章堆在草稿欄。我隨手翻閱幾篇十年前的記錄,瑣瑣碎碎的日子,自己卻被莫名感動起來。那幾年,聆聆零到五歲,詠詠零到兩歲,想起來都覺得是職業生涯中最提不起勁的日子,自己人生最黯淡無光的日子。一直要看了那些部落格的記錄,才想
2024/10/21
兒子十四歲,正是青春期叛逆的年紀。 有天在車上,他忽然說:「如果我不去上學,妳能怎麼樣? (What could you do if I just don't go to school)」 我說我會收到學校通知說你沒有去上學吧。 他說,對呀,但是妳能怎樣? 「載你去學校?」 「但是我也
2024/10/21
兒子十四歲,正是青春期叛逆的年紀。 有天在車上,他忽然說:「如果我不去上學,妳能怎麼樣? (What could you do if I just don't go to school)」 我說我會收到學校通知說你沒有去上學吧。 他說,對呀,但是妳能怎樣? 「載你去學校?」 「但是我也
2024/09/30
聆聆會與辯論活動結緣,並且持續高中四年一直打到2023 年的National Tournament,是件很神奇的事情。
2024/09/30
聆聆會與辯論活動結緣,並且持續高中四年一直打到2023 年的National Tournament,是件很神奇的事情。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