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理財的時候,其實沒有人一開始就懂所有投資工具,也不會馬上知道報酬率、風險該怎麼拿捏。很多人都和你一樣,曾經覺得:「為什麼錢好像永遠都不夠用?」
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大部分人起步時,靠的只是薪水,偶爾會存點錢,卻沒有意識到:
- 光靠存錢,速度永遠趕不上通膨
- 光靠薪水,財富也很難真正累積
所以我們才要一步一步來。
在第一步,我們先學會 記錄支出,找到錢的流向;
在第二步,建立了 預算分配架構,幫錢安排好角色和任務;
而今天,我要陪你再往前一步.......
學會透過「存錢+投資」,慢慢搭建屬於自己的 被動收入系統。
一、為什麼光靠薪水不夠?
- 薪水成長通常趕不上物價上漲。
- 存錢雖然能累積安全感,但通膨會偷偷吃掉購買力。
- 如果只靠「時間換金錢」,終究會遇到瓶頸。
投資的本質,就是找到一個方式,讓你「不工作也能有收入」,這就是被動收入的價值。
二、什麼是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不是「不勞而獲」,而是一種「資產帶來的現金流」,常見來源如下:
- 銀行利息:存款或定存,提供最安全的基礎回報。
- 債券利息:政府或企業債券,穩定領息。
- 股票股息/ETF 配息:每季或半年領現金流。
- 基金分紅:收益型基金定期配息。
- 房租收入:出租不動產(需有機運)。
- 智慧財產收入:版稅、授權費(需有機運)。
核心觀念:被動收入就是讓 時間+金錢 替你同時工作。
三、近5年台灣市場的被動收入工具比較
以下整理了常見工具的平均報酬率,讓你更直觀理解:

近5年常見報酬率比較
資料來源:金管會/台灣證交所公開統計、中央銀行「五大銀行平均存款利率」、ETF 年報(如 0056、00878)、基金公司公開資訊(AB、永豐、富蘭克林等)
四、從存錢到投資:如何建立系統
- 存錢:累積第一桶金,選擇高利率數位帳戶或定存,建立安全墊。
- 股票/ETF:利用股息與配息,增加現金流。
- 基金:交給專業經理人打理,分散全球市場風險。
- 再投入:把領到的利息、股息、基金分紅,再投入市場,發揮複利效果。
五、為什麼小錢也能滾大錢?
舉例來說:
- 每月投入 3,000 元到高股息 ETF
- 假設年化報酬率 6%
- 10 年後 ≈ 50 萬元
- 20 年後 ≈ 150 萬元 ✨ 配息再投入,會讓你的被動收入越滾越大。
結語
被動收入不是一夜致富,而是一場長跑。
- 存錢,給你安全感;
- 股票與 ETF,讓你體驗資產成長與股息;
- 基金,讓專業經理人幫你分散風險;
三者結合,才能建立完整的被動收入系統,您已經在前面幾步學會了存錢,接著就要好好思考自己要怎麼樣讓這些金錢好好為你工作。
✨ 每天自律 1%,你就能一步步靠近財務自由。
👉 下一課:ETF 的類型有哪些?該怎麼選擇適合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