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財的世界裡,方法與心態往往被分開談論。有人熱衷於提供計算方式、投資策略,告訴你該怎麼存錢、怎麼配置資產;也有人強調心態,提醒你保持耐心、理解風險、不要被比較牽著走。這兩種觀點都重要,但若單獨存在,都容易失衡。
《財富階梯》提供了清晰的「階段框架」,而《致富心態》提供了普世的「行為心法」。
當方法與心態結合時,我們才真正握有一張既能往上走、又能站穩腳步的財務地圖。
階段框架:你在財富的哪一層?
在《財富階梯》中,Nick Maggiulli 把淨資產劃分為六個層級:
- 從最基礎的 Level 1(小於 1 萬美金),只求生存與避免債務,
- 到 Level 2(1 萬–10 萬美金),開始擁有「超市自由」,不必為日用品斤斤計較,
- 再到 Level 3(10 萬–100 萬美金),能享有「餐廳自由」,在生活中有更多選擇,
- 最後抵達 Level 4(100 萬–1000 萬美金),旅行、體驗不再受限,錢能換來時間與自由。
更高的 Level 5 與 Level 6 則關乎居所自由與社會影響,但大多數人真正需要關注的,是 Level 1–4 的過程。因為這裡不僅有資產的累積,更隱藏著最容易被忽略的心理挑戰。
行為心法:在不同階段,該如何調整心態?
在《致富心態》中,Morgan Housel 一再強調:金錢的表現,更多取決於行為,而非智商或公式。這些普世心法,恰好能成為財富階梯上每一層的「隱形扶手」。
Level 1:守住自己
當資產不足 1 萬美金時,首要任務不是投資報酬率,而是避免債務與過度比較。這個階段,《致富心態》提醒我們,幸運與風險總是並存,先專注於存下錢,為未來創造翻身的機會。
Level 2:穩定累積,忍住不躁進
當資產來到 1 萬–10 萬美金,最常見的陷阱就是急躁——想要快速翻倍、追逐高報酬。這時候,《致富心態》告訴我們:合理比理性更重要,因為只有能長期堅持的策略,才能真的跑完全程;複利需要時間,財富常常是「慢慢顯現」的結果。
Level 3:克制比較,學會守富
當資產進入 10 萬–100 萬美金,最大的挑戰反而是「永遠不夠」。人們容易掉入比較遊戲,不斷把目標往上推移。這正是《致富心態》裡「Never Enough」的警告。這個階段需要的是守富:懂得克制,不輕易擴張,並且留有安全邊際,避免一場意外就讓多年努力付諸流水。
Level 4:自由是最大的紅利
當資產突破百萬美金,你會發現數字之外還有更大的問題:如何不被數字綁架。這時,《致富心態》提醒我們,自由才是金錢的最大紅利;炫耀無法換來真正的尊敬,金錢的價值在於為自己創造選擇權,而不是成為身份的象徵。
《財富階梯》 × 《致富心態》:不同階段的閱讀重點舉例
如果你在 Level 2($10,000–$100,000,超市自由)
- 心態陷阱:剛開始能存錢,容易心浮氣躁,急著追高報酬或嘗試「一擊致富」。
- 重點章節:
- Reasonable > Rational —— 理性不如合理,找到能長期堅持的方法。
- Confounding Compounding —— 複利需要時間,耐心比技巧更值錢。
- Wealth is What You Don’t See —— 財富是看不見的,關鍵在「不花掉」。
- 一句話提醒:在 Level 2,你要讀的是「如何忍住不追逐、如何穩穩存錢」的心態。
如果你在 Level 3($100,000–$1,000,000,餐廳自由)
- 心態陷阱:開始有餘裕,卻容易掉入「永遠不夠」的比較遊戲,或過度擴張。
- 重點章節:
- Never Enough —— 學會定義「夠」;避免目標無限後移。
- Getting Wealthy vs. Staying Wealthy —— 致富靠勇氣,守富靠克制。
- Room for Error —— 預留安全邊際,避免一場意外讓多年努力歸零。
- 一句話提醒:在 Level 3,你要讀的是「如何守住、如何克制」的心態。
結語:階梯需要心態的扶手
財富的累積像是一段登梯的旅程:階段框架告訴我們應該往哪裡走,但能不能不跌下去,靠的則是心態。當我們理解「框架 × 心法」的雙重坐標,財富自由不再只是數字遊戲,而是一種穩穩掌握生活節奏的能力。
💡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解析,歡迎關注 策略敘事坊。在這裡,我將持續分享如何把理財、成長與敘事結合起來,幫助你在多重角色與高壓節奏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主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