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一篇文章,同樣的一套心法,以想賺快錢的角度來看,會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以想要長期投資的角度看來,也有其可利用之處。雖然,照道理說,選擇價值投資之人,應該去觀看屬於價值投資的書才是,但其實界線不用分得如此嚴格,兩者都是投資理財的一部分。寫文章也是如此,假設一個普通人沒有特別喜歡寫作,一生能夠寫出的文章上限是不超過一萬篇。那就要看這這數千篇文章中,哪一種題材佔的比例比較高?會是投資理財嗎?還是小說創作?抑或是健康生活,這些端看作者本身的喜好來訂,選擇其一,其他類型的篇數就會跟著減少。
在自行決定要把時間花在什麼類型文章上,就會看出偏重之處。因此,要朝百萬被動收入的投資者目標前進,就得要先讓自己配得上這個稱謂才行。所以撰寫相關的心得文章必不可少,從這些文章中,可以好好釐清是如何一路成長過來的。
之前認為某種投資方式不適合自己,但回過頭來,又可以再檢視一次,是否真的如此?並非說就要放棄現有的投資模式,打掉重練,而是要讓自己抱持著更開放的態度去重新整合與思考。如果只是選擇一方,然後拼命的攻擊另一方的不是,那樣也只是虛耗而已。姑且不論是否能把對方徹底擊倒,期間所花費的這些時間精力豈不是很可惜嗎?
就如同要不要持有高殖利率的投資標的,本來就有許多思考角度存在。運用得宜,一樣可以獲利二至三成,也就不用特別去管成長性如何。在快中求慢,在慢中求快,這樣的可能性也是會存在的。一直換股投資也會感到很累;而一直常抱某些投資標的,也會讓自己怠於去尋找更好的投資標的。也就因為這樣的不確定性,才是造成股市獲利或虧損的原因。所以炒股的智慧作者才會說,投資應該是一門藝術,而非是一門科學。要去培養在股市操作的股感,才能讓自己更加能夠判斷股市的情況,以及思考要做出如何的策略。
時時維持已經成為百萬被動收入的狀態,並不代表就不會產生虧損。而是要利用小賠大賺的方式,來讓自己的獲利持續增加。想靠一檔個股長期持有或反覆進出來獲利並不容易,也因此需要有口袋名單來確認是否有更換投資標的之必要。
當一切順利時,連股神都會講說,直接去睡覺睡一年,起來後發現獲利還在持續增加,根本就不用操心是否該賣出了。但這話有些事後諸葛的意味,到底哪一檔個股可以這樣都不用去管而放心持有,而哪一檔又要定時觀察,不能僅從結果來論。如果有這麼好的個股存在,也會害怕自己的好運氣何時用光吧?月光覺得,想要加速獲利的心態並沒有錯,這會吸引到更多的可能性到來。從這些訊息中,挑選可以運用的部分,那也會對自己的願望有所幫助的。縱使在投資條件及策略都是普通的前提下,不停的的聚焦在自己想要的願望上,也就能往達成那個願望的路上持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