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複製的程式碼
婚姻後期,你常罵我:「妳就跟我媽一樣懶惰、自私。」你對你母親積怨已久,卻把我當成她的替身,重複投射,重複憤怒。一開始我很反感,覺得你怎麼可以這樣貶低我。但後來我才明白,錯不只在你,而是在那個你長大的環境。
我曾以為我可以用愛改變你。但我錯了。
家庭,真的會「複製」。
我們在社工訓練裡都說過,家庭是人格的根。那時我只當是理論,現在才發現,家庭的印記會爬滿一個人,連他自己都無法察覺。你的性格,是你母親與我的縱容共同打造的結果。
現在我會提醒每個還沒結婚的朋友:拜託,看清楚對方的家庭。因為家庭不是背景板,它是未來劇本的原始碼。
煤氣燈效應|他不動聲色地讓她懷疑自己
L 不是那種會吼叫、會摔東西的人。他總是靜靜地說話,語氣溫和,像把泡在溫水裡的刀子,一寸一寸地劃開她的信心。
「妳知道妳衣服有多醜嗎?這麼胖,還穿這種洋裝」
「頭髮怎麼那麼亂?後面都有鬚鬚」
「妳知道妳很有書卷氣嗎?為什麼你要這樣說話」
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說錯話?開始反思。可是明明感到不舒服,卻找不到任何證據能證明「不對」。
她一邊崩潰,一邊道歉。
他一邊傷人,一邊扮演被害者。
這不是愛。這是煤氣燈效應。
他用話語顛倒她的現實,讓她懷疑自己的感受是錯的,最終只信他一個人的版本。
🔍 煤氣燈效應是什麼?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 是一種隱形的心理操控手法。施暴者藉由否認、扭曲、反問、操弄等方式,使受害者懷疑自己的記憶與感覺,最終失去判斷力與自我價值。
這個名詞來自 1944 年電影《Gaslight》:劇中丈夫為奪妻財產,刻意調暗燈光,卻堅稱一切正常,讓妻子逐漸懷疑自己是否精神出了問題。
常見語句:
- 「妳太敏感了吧?」
- 「我從來沒說那句話,是妳記錯了。」
- 「妳又來了,總是情緒化。」
- 「我不是這個意思,是妳太多心。」
這些話聽起來好像無害,但它們會在無形中削弱你對現實的判斷力,讓你在一段關係中越來越小聲,直到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太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