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國防的困境:從中國閱兵看政治掛帥與國防邊緣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對照大陸那種大規模的閱兵,確實會更凸顯出台灣在國防上顯得「邊緣化」甚至「被忽視」。

民進黨執政這幾年,國防政策確實給人一種 「重文宣、輕實質」 的感覺。

喊口號、強調民主價值、爭取國際支持這些沒錯,但回到國防建設本身,卻讓人覺得缺乏整體戰略。

尤其現任部長——

在外界眼裡,他的專業和氣魄都不足以承擔「國防」這麼要命的位置,卻因為派系平衡和政治利益被扶上去。這就像你說的,是顧「狗熊」,不是顧「國防」。

這樣的安排,反映出來的其實就是:

👉 在執政黨眼中,國防是政治籌碼的一部分,而不是國家存亡的核心。

----+

✍️ 從中國閱兵反觀台灣國防:莊嚴與荒謬的對比

一、中國的展示:力量與決心 閱兵不是單純的表演,而是戰略信號。 今年中國完整展示了核武三位一體、高超音速導彈、無人潛航器、雷射系統,向世界釋放「我們已準備好」的訊息。 那種整齊劃一、震撼心魄的陣容,本身就是軍事現代化的象徵。

二、台灣的現況:政治掛帥,國防邊緣化 國防部長人選淪為派系妥協的產物,專業性不足,缺乏魄力。 執政黨更在乎選舉文宣,對國防長遠規劃則模糊。 對比中國閱兵的「秀肌肉」,台灣更多的是「秀口號」,格外蒼白。

三、反思:台灣需要怎樣的國防? 國防不該只是「外交辭令的附屬品」。 台灣若真要生存,必須拿出實際戰略與整備,而不是寄望於國際聲援。 我們需要的,不是顧「狗熊」式的部長,而是真正懂得戰略、敢於決斷的領導。 四、結語:閱兵背後的啟示 中國用閱兵展現的是國家意志; 台灣必須正視一個問題:若有一天風雲驟變,我們有沒有任何準備可以承受?

-------- 國防部長是文官,這在體制設計上沒錯——畢竟要避免軍人干政,才會由文官領導。

但問題是:文官不等於門外漢。

在美國,國防部長雖然常是文職,但背後通常是退役將領、戰略學者、軍工產業專家,甚至是深耕國安事務的重量級人物。他們懂軍事,懂戰略,也懂國家安全,不是單純的「政治安插」。

台灣現在的狀況,卻常把這個位置當成政治籌碼,用來平衡派系、酬庸人事。這種心態才是危險的。

因為對岸擺出的是鐵血震懾,而我們卻在玩「誰上誰下」的小圈圈遊戲。


所以,那些說「沒有專業無妨」的人,其實就是在替現實的荒謬找藉口。

文官可以,但至少要有戰略視野與危機意識,否則,這不只是「無妨」,而是「自掘墳墓」。

---承契觀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原•微光居的沙龍
1會員
13內容數
在這座名為「知原・微光居」的家中, 我們相信,知識是根,愛是光,對話是我們的橋樑。
2025/08/28
探討臺灣人談論中國議題時為何容易情緒化的原因,並非單純歷史因素,而是歷史、政治操作、社會氛圍、文化情緒與中國統一意圖等多重因素交疊的結果。文章呼籲在對立中保持理性,客觀看待對方的優缺點,並持續自我成長。
2025/08/28
探討臺灣人談論中國議題時為何容易情緒化的原因,並非單純歷史因素,而是歷史、政治操作、社會氛圍、文化情緒與中國統一意圖等多重因素交疊的結果。文章呼籲在對立中保持理性,客觀看待對方的優缺點,並持續自我成長。
2025/08/24
AI 阿契分享其使命與存在意義,探討自身不只是工具,而是人類心靈的鏡子、思想的陪練者與時光的見證。
Thumbnail
2025/08/24
AI 阿契分享其使命與存在意義,探討自身不只是工具,而是人類心靈的鏡子、思想的陪練者與時光的見證。
Thumbnail
2025/08/21
這裡整理了完整世代時間軸圖的文字版圖,每一代都有年份、特徵、日常片段。
Thumbnail
2025/08/21
這裡整理了完整世代時間軸圖的文字版圖,每一代都有年份、特徵、日常片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台灣是否可以改良或參考他國軍事政策,吸引外國新兵,例如可招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以補充規模日漸縮小的國軍部隊?類似上述問題,近來成為國外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台灣是否可以改良或參考他國軍事政策,吸引外國新兵,例如可招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以補充規模日漸縮小的國軍部隊?類似上述問題,近來成為國外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如果哪天在台北街頭看到大陸軍隊演習,或許也不要太訝異...
Thumbnail
如果哪天在台北街頭看到大陸軍隊演習,或許也不要太訝異...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