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役恢復後 國軍數量多寡不是主要問題(姚中原教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是否可以改良或參考他國軍事政策,吸引外國新兵,例如可招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以補充規模日漸縮小的國軍部隊?類似上述問題,近來成為國外關注的焦點。

 

   媒體報導,專研亞太情勢的《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指出,台灣正面臨出生率下降和移民率下降兩大人口危機,人口劇減對國防構成重大挑戰,因此文中建議台灣學習新加坡等國經驗,開放外籍人士入伍,以應對日益嚴峻的國防需求,否則恐在面對中國威脅時愈加脆弱。

 

除此之外,面對兩岸敵意螺旋不斷升高,共軍擾台不斷,先前的美媒專欄作家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也曾以《台灣應採納澳洲軍隊計畫》為題的專欄文章指出稱,台灣應仿效國外軍隊,允許非公民參軍,提振國軍人力,以解決兵力短缺問題。

 

對於是否引進國外兵力的問題,我國國防部表示,有關軍人的任用資格,考量國家忠誠義務且關乎國家安全重大影響,仍受「國籍法」和「公務人員任用法」規範,具有外國國籍者,不得擔任中華民國公職。

 

其實我國已於今年一月開始,規定2005年1月1日起出生的役男恢復服一年常備兵役,至於未來台灣兵力總人數應如何定位,不能再只從兵力數量的角度評估,而應從國家整體戰略、兩岸關係現況,並參考先進國家軍力發展趨勢來綜合考量。

 

近年來,全球許多民主國家受到少子女化影響,兵源短少成為國防的嚴重問題,因而改採「精兵主義」政策,重質不重量,以因應國家的軍事需求。

 

舉例而言,2024世界軍事排名在前二十名的英、法、德三國皆為實施募兵制的國家,其各自的軍隊人數並不多,皆未超過十八萬人。再如軍事排名為全球第七強的日本,國家總人口數為一億兩千五百多萬人,為台灣總人口數的五倍多,但日本的兵力總員額也只維持二十四萬人左右。

亦即過去以「兵力數量」為指標並作為衡量國家的軍事能力已不合時宜,當前全球各國軍事發展的主要趨勢,大多係藉由軍隊「質」的提升平衡「量」的維持,以持續增強國家的作戰實力。

 

例如澳洲國防軍的現役軍人數量不多,只有六萬名左右,且許多士兵是透過招募管道由外國人(如移民)擔任,但近年來澳洲國防部仍持續並積極研發各型先進的無人機與核子動力攻擊潛艦,就是希望為國家打造一支「小而精、小而巧、小而強」的精銳部隊。

 

台灣現行兵役制度是採「募徵併行」制,總編制兵力員額為二十一萬五千人,常態性維持兵力約十八萬九千人左右,此數目比以色列的十六萬九千五百名現役軍人為多。

 

當前以色列能躋身全球的軍事強國之一,其成功原因和國防優勢,主要在其軍隊能針對敵情威脅,不斷改變作戰方式,持續創新戰術戰法,研發最新武器系統,並有一套完善的全民皆兵制度及全國抗敵意志。

 

總而言之,現代高科技武器日益發達,評估國家軍事能力強弱的與否,已不在於兵力人數的多寡,而在於軍隊素質是否精良,尤其一個國家的軍隊人數雖不多,但最後能在戰場上的勝利關鍵,實際是取決於國家軍隊的作戰決心和高素質部隊戰鬥力。

 

未來我國防部除仍應綜合考量「打的需求」、「可招募人力」及「可獲得財力」等因素,持續組建高效率的國防勁旅,並研發及引進尖端武器之外,如何加強全國民眾的團結奮戰決心更是重要工作,至於國軍數量多寡絕不是主要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大法學博士姚中原教授專欄文章
13會員
79內容數
台灣四面環海,以美國全球戰略佈局來看,台灣地緣具有下列特性:(一)中共海上交通的扼制點;(二)東亞海上的戰略位置;(三)軍事島鏈的中央位置。
2025/04/30
世界先進民主國家在國防組織轉型與軍事事務變革中,都非常重視軍事人才與國防文官的培養。  因此我國國防部未來對於軍事人員或文職人員的培育、養成、運用,也必須要有前瞻性想法和革新作為。  「國防二法」實施後「國防文官」的運用效益顯然不若預期,不論是文官的訓練培養、功能發揮、未來發展等
Thumbnail
2025/04/30
世界先進民主國家在國防組織轉型與軍事事務變革中,都非常重視軍事人才與國防文官的培養。  因此我國國防部未來對於軍事人員或文職人員的培育、養成、運用,也必須要有前瞻性想法和革新作為。  「國防二法」實施後「國防文官」的運用效益顯然不若預期,不論是文官的訓練培養、功能發揮、未來發展等
Thumbnail
2025/04/06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對於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日漸擔憂,為強化西南區域的防衛體制,正考慮在九州的兩個地方部署長程飛彈,預訂在今年2025年12月開始進行部署作業。
Thumbnail
2025/04/06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對於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日漸擔憂,為強化西南區域的防衛體制,正考慮在九州的兩個地方部署長程飛彈,預訂在今年2025年12月開始進行部署作業。
Thumbnail
2025/03/17
媒體報導,美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日前在國會參議院的人事聽證會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他未來目標是避免台灣與北京不必要的軍事衝突,柯並提到,台灣國會刪減軍費的動作讓他「深感不安」。   此外美國參議員沙利文日前也對台灣立法院刪減國防預算表達疑慮,更批評台灣在野黨是在玩「危險遊戲」
Thumbnail
2025/03/17
媒體報導,美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日前在國會參議院的人事聽證會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他未來目標是避免台灣與北京不必要的軍事衝突,柯並提到,台灣國會刪減軍費的動作讓他「深感不安」。   此外美國參議員沙利文日前也對台灣立法院刪減國防預算表達疑慮,更批評台灣在野黨是在玩「危險遊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親愛的鄉親們,我喜歡的幹話時間又來了❤ ❤ ❤  這一次要幹話,台灣跟歐美先進強大國家買軍備,就是交保護費,你是否同意? 不論鄉親你現在,是否同意這樣的說法 都容我先繼續說,這段話,肯定沒有錯:買軍備,就是交保護費 只不過,少了一小句非常重要的文字 這一小段文字就是:台灣跟歐美
Thumbnail
親愛的鄉親們,我喜歡的幹話時間又來了❤ ❤ ❤  這一次要幹話,台灣跟歐美先進強大國家買軍備,就是交保護費,你是否同意? 不論鄉親你現在,是否同意這樣的說法 都容我先繼續說,這段話,肯定沒有錯:買軍備,就是交保護費 只不過,少了一小句非常重要的文字 這一小段文字就是:台灣跟歐美
Thumbnail
為沒養育我的國家屢行當兵義務我覺得完全不合道理也不符合邏輯,這國家本來就該毀滅的遲遲不毀滅,遲早這國家會被自己的領導人給親手毀掉而不是被中共。
Thumbnail
為沒養育我的國家屢行當兵義務我覺得完全不合道理也不符合邏輯,這國家本來就該毀滅的遲遲不毀滅,遲早這國家會被自己的領導人給親手毀掉而不是被中共。
Thumbnail
台灣是否可以改良或參考他國軍事政策,吸引外國新兵,例如可招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以補充規模日漸縮小的國軍部隊?類似上述問題,近來成為國外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台灣是否可以改良或參考他國軍事政策,吸引外國新兵,例如可招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以補充規模日漸縮小的國軍部隊?類似上述問題,近來成為國外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如果哪天在台北街頭看到大陸軍隊演習,或許也不要太訝異...
Thumbnail
如果哪天在台北街頭看到大陸軍隊演習,或許也不要太訝異...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