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產品翻身回春?!請用這套必勝「槓桿」方程式!!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當一個產品做到第二代、第三代時,團隊往往會陷入瓶頸:是要多加幾個功能?還是換個外觀?甚至乾脆「抄競品」?這些改版方式短期內或許能交差,但往往無法真正打動用戶。因為這些基本招,已經是社畜日常~你我都在用,不是不好~而是很難有大突破。今天我來分享這套「槓桿方程式」給想要追求大突破的各位。

這套方程式來自四面八方的書輯與我社畜打轉20年的油頭經驗。並運用我在公園陪小孩玩的隙縫時光將知識粹化後~成功的將大企業開發下一代的關鍵因素分解成下面這套公式並無料免費分享給各位!!

1. 找出「高頻抱怨 × 高影響場景」的交集點

「高頻抱怨」代表眾多使用者最常反應的痛點,「高影響場景」則是這些痛點發生時,對使用者而言是體驗中是最有感且影響層面最廣的場景。
例如:起床做早餐的情境。
1.媽媽常抱怨麵包機熱機太慢。2.女兒挑嘴每天早上都要吃烤麵包。這就情境就屬於「三高」。高重複,高頻,高場境。是最適合投資人力優化的開發項目
(PS:是優化烤麵包機⋯⋯不是要優化媽媽。)

2. 搭配「低成本 × 高感知」的優化方案

所謂「低成本」,指的是解決方案本身不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的投資。
「高感知」則是改良過後使用者能立刻感受到改善效果的項目。例如本來烤麵包機熱機要5分鍾,但只要加附增一個上蓋加速熱傳導後,時間立馬加速50%~只需要2.5分鐘!

我們講的更通俗一點就是CP值,不過這裡在意CP值的對像則是企業老闆們。 用生意人的說法就是ROI,也就是投資報酬率的計算,讓企業花小錢,卻能創造用戶大感受。
(PS:最好是...能讓我們調薪也有感受的項目。)

當上述兩個方程式合併產生交集,就會形成最理想的「槓桿」X「施力」。可以用最小的投入來撬動並進而產生最大的改變。當然~整理出這方程式很簡單~但執行起來卻是一點都簡單,下面就來分享三個品牌從紙飛機開槓桿後>>>變成太空梭~業績上外太空的個真實案例!!來吧~!!「槓桿之呼吸」第一例

案例一:車道漢堡店從混亂廚房化身爲 SOP 的速食工廠-麥當勞

1948 年,美國加州聖伯納迪諾市的麥當勞兄弟,發現典型的路邊停車的美式餐廳:菜單多樣、廚房繁雜、服務緩慢。顧客的「高頻抱怨」就是等太久

於是,兩兄弟重新設計廚房,把流程拆解成標準化的動作,就像汽車工廠一樣:每個人只負責一個動作,漢堡、薯條、奶昔同步在流水線上產出。這個系統被稱為 “Speedee Service System”。這個改動立刻讓顧客感受到「超快餐點」的魅力!

對公司而言這項改造幾乎不需要高額的新投資,但卻讓顧客的等待時間大幅縮短,並創造「人人都能感受到的速度感」。這正是「槓桿之呼吸」的成功殺鬼案例,也成為速食業的永恆經典抄襲範本。最終這套成功模式也讓麥當勞被加速複製展開新分店,不過如果你有看過Netflix《速食遊戲》的人就知道,最終創始人兩兄弟…還是只有一家店???。
因為將這槓桿推上全世界的其實是一位奶昔業務員!!!
(商場如戰場,成功的關鍵人物不一定是笑到最後的人?)


案例二:Airbnb從「租房真實醜照」到「專業網美照」

2009 年,Airbnb 剛起步時遇到最大的挑戰:房源不少,但沒人敢下訂。創辦人之一的蓋比亞(Joe Gebbie)在檢討會議中發現,這些APP內的租房照片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照片真的醜爆了,因為這些照片都是屋主隨手拿手機拍拍就上傳了。雖然沒有數據佐證,但大家都認同這百分之百就是使用者的「高頻抱怨」看到網頁上的照片模糊、房間看起來髒亂,百分百讓人缺乏信任感進而對這些房子感到失望沒興趣。

於是當時三位創辦人便租了台專業相機前往紐約,替各位房東免費拍攝專業級的照片。這個動作成本極低(幾乎只是人力與一台相機),但卻讓Airbnb 的訂房量幾乎一夜翻倍,這不是砸大錢買廣告,而是找到了用戶感知最深的槓桿。這便是 在高影響場景下,用小動作打開巨大槓桿 的代表案例。

Airbnb 也因此意識到,這群租屋用戶在平台上最核心的是問題是「缺乏信任」。透過高品質照片,他們第一步先用美麗的照片抓住了用戶的眼球與信任,當然後面還有很多故事才讓他們逐步解決了信任問題,使它們真正跨過存亡臨界點。


案例三:任天堂 Wii>>重新定義遊戲的受眾

2000 年代初期,遊戲的家用主機市場幾乎被 Sony PlayStation 與 Microsoft Xbox 主導,任天堂在 GameCube 階段(2001 年)一路被壓制。但全世界玩家暗藏在深處的「高頻抱怨」不是遊戲內容,而是這些遊戲機越來越昂貴與複雜,但這些主機公司主打主推的都只適合高階硬核玩家

2006 年,任天堂推出 Wii,完全拋開與 Sony、Microsoft 拼效能與規格的競爭思路,轉而推出 體感遙控器。Wii的量產成本遠遠低於其他競品,售價也是,但卻在「高影響場景」全家的家庭娛樂裡,帶來強烈的「人人都能玩」感知體驗。

結果 Wii 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遊戲機之一,全球銷量超過 1 億台。任天堂用低成本體感技術,撬開了全新市場,證明「重新定義抱怨」也能創造產品第二春。


一個運氣好的案例:星巴克「寫錯名字」的營銷策略

有光顧過星巴克的人都知道,當你點了咖啡後,店員會詢問名字,並寫在杯子上,以方便出餐時能交給正確的顧客。這本是一種讓客人覺得更暖心貼心的加分行為。
但星巴克常客應該會發現:自己名字經常被拼錯。這並非因為店員不專業,也不是惡作劇,而是把巧合的錯誤華麗轉身為精心設計的營銷策略。

2015年一則分析影片曾指出:星巴克其實「故意拼錯」,因為這樣顧客更有可能將錯誤名字拍照分享到社交平台。換句話說,顧客的不滿與幽默感,成了免費的廣告。

而當顧客習慣了「名字總被寫錯」的現狀時,某一天真的拼對了,反而會帶來額外的驚喜。這個現象甚至形成一個社群文化:在 Facebook 上,有一個專門收集「星巴克寫錯名字」的粉絲頁,蒐集了像 Eve 被寫成 If、Wendi 被寫成 Ween、Cass 被寫成 Cats 的例子——明明是簡單名字,卻被搞笑地拼錯。消費者在社交平台分享這些「錯愕又好笑」的瞬間,正是星巴克策略奏效的時刻。

這是一種「錯誤轉化」的高明玩法:把高頻抱怨(名字寫錯)轉身變成社群資產,甚至進一步強化品牌記憶。而且投入的成本真的只是店員的舉手之勞。

「 槓桿方程式 」總結

以上案例的共同點,從我鬼滅油條化分析背後成功的因素皆可以導入我文章主軸提出的呼吸法~「槓桿方程式」!!

  • 高頻抱怨 × 高影響場景 = 找到真正的槓桿點
  • 低成本 × 高感知方案 = 用小投入卻可推動槓桿加大效果

從麥當勞的標準化、Airbnb 的房屋照片優化、任天堂 Wii 的新切入市場,到星巴克把錯誤變成行銷之神送的禮物,這些都說明了一個道理:產品的下一代與第二春往往不是技術或規格大躍進,而是靠小槓桿。

不過,槓桿點的判斷不能總是靠創業者的直覺判斷,當企業與產品越來越大,最終都必須來自於「數據的觀察」。企業需要學會讀懂數據背後的真相,才能避免把資源花在無效的方向上。當你達到高峰時更要持續與用戶建立深層連接,因為核心用戶的真實數據,才是挖掘需求、推測未來趨勢的金鑰。

下一次,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判別有效與無效數據的方程式
~當然要聊鬼滅之呼吸法也可以~哈哈

我是未來觀察預言家 Higer吳立欣
我們下回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未來觀察家Higer的沙龍
12會員
65內容數
如何成為不被AI取代的未來人才,一起學習思維的多元化與同理心的培養,最重要的是用換了設計脫口秀的方式看這嚴肅的世界。 運用長年的累積的多元資訊與實戰經驗數據庫 加上敏銳的社會觀察洞見,洞察未來的產品之路,給您有效的洞見與合理的解法 讓您的產品提前>邁向未來 。
2025/08/18
當大家高談闊論「在 AI 時代,買 SEO 已經沒用了」,當現在這個話題正被炒得沸沸揚揚。可問題是,再理解~如果未來 SEO 真的失效了,這個議題前,我們也可以先回頭看看過去這十幾年,我們花在數位廣告上的那些鉅額預算,在那些令人眼花的圖表與報告之外,帶來過實質的價值嗎?
Thumbnail
2025/08/18
當大家高談闊論「在 AI 時代,買 SEO 已經沒用了」,當現在這個話題正被炒得沸沸揚揚。可問題是,再理解~如果未來 SEO 真的失效了,這個議題前,我們也可以先回頭看看過去這十幾年,我們花在數位廣告上的那些鉅額預算,在那些令人眼花的圖表與報告之外,帶來過實質的價值嗎?
Thumbnail
2025/07/10
在台灣,小學生從小開始的求學壓力一向沈重。和我們當年歡樂的時光非常不同,起碼我印象中我念小學時真的沒有這些要你命三千的作息,現在私立有寫不完的作業、公立則必須加入補習班的行列、不論你是念公立或是私立所有的家長們內心都被植入一個可悲卻不得不認同的觀念,就是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的莫名焦慮,在這些環境下
Thumbnail
2025/07/10
在台灣,小學生從小開始的求學壓力一向沈重。和我們當年歡樂的時光非常不同,起碼我印象中我念小學時真的沒有這些要你命三千的作息,現在私立有寫不完的作業、公立則必須加入補習班的行列、不論你是念公立或是私立所有的家長們內心都被植入一個可悲卻不得不認同的觀念,就是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的莫名焦慮,在這些環境下
Thumbnail
2025/07/01
AI正潮的風氣下許多世界的大小企業與紛紛高喊:「我們要導入 AI,讓工作效率更好!」畢竟大公司沒導入就怕被說落伍影響股價,小公司沒導入就怕被人說效率不夠,聽起來AI對企業是個魔咒看似充滿未來感與期待,但在這假議題下,又有多少人走偏走歪呢???不過我們今天不聊這個,我們來聊聊企業不敢用AI做的三件事。
Thumbnail
2025/07/01
AI正潮的風氣下許多世界的大小企業與紛紛高喊:「我們要導入 AI,讓工作效率更好!」畢竟大公司沒導入就怕被說落伍影響股價,小公司沒導入就怕被人說效率不夠,聽起來AI對企業是個魔咒看似充滿未來感與期待,但在這假議題下,又有多少人走偏走歪呢???不過我們今天不聊這個,我們來聊聊企業不敢用AI做的三件事。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