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觀影週記】系列文顧名思義,主要是會紀錄筆者在當週所觀影並有感而發的電影,並以簡短文字的形式書寫心得,其中新舊或長短片都會有。而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本年度的現象級電影之一 Netflix 動畫片《Kpop 獵魔女團》、以印度裔社群背景及女性困境為題的英國動作喜劇片《有禮會社》。

《Kpop 獵魔女團》(KPop Demon Hunters,2025)
宛如我們所認知典型動畫歌舞片的變奏:K-POP 流行音樂文化、MV 與演唱會電影式的影像語言,東方武打的動作戲設計,再加上近年來從《蜘蛛人:新宇宙》開始掀起手繪美漫風結合 3D 動畫技術的視覺美學與分鏡構圖,相信都是造就了本片最終成品優異且突圍而出的幾個關鍵要素。是的,它就好似過去但同時是真正屬於這世代的公主系動畫片般,歌唱音樂敘事環節有著強大的渲染力,富有記憶點的旋律獲得隔著螢幕外之現實觀眾回響的廣泛傳唱,而且主角還是亞裔族群,融入韓式鬼怪的奇幻色彩,也間接打破隔壁棚近年翻拍真人版想賣情懷但又破壞人物設定,只為了傳遞人人都能成為 XX 公主的迷思,卻不料是造成更多種族仇恨,其實直接打造出屬於這些族群文化底蘊的新故事才是正解。但與此同時,我還是想強調部分粉絲所在意的點,這些公主系動畫本身就改編自格林童話故事,所以在我看來這從來就沒有所謂還不還原原作的問題,根本假議題。
再者,則同樣是到現在仍執著於追求一部比一部精緻,已幾乎跟真實物體幾乎無差別質感的迪士尼與皮克斯,以至於限制了其豐富的想像力與視覺畫面,而《Kpop 獵魔女團》的再次成功(畫風也好,索尼也罷),顯然對這位動畫一哥地位的動搖所造成的危機,可能又更邁進了一步距離。
觀影平台:Netflix

《有禮會社》(Polite Society,2023)
顯然不是節奏邏輯跳躍就等於活潑生猛,也不是劇情浮誇搞怪就等於有趣好笑。
但撇開以上的問題,我個人還是滿喜歡這部片(也是)導演(其首部長片)勇於嘗試新突破的野心及概念,企圖諷刺批判印度傳統婚姻價值觀、物化女性子宮、父權體系等,那些現實中仍上演的困境與悲劇之嚴肅議題,卻藉由充滿娛樂向的喜劇、武打動作、諜報類型混合作包裝,來將少女的反叛青春成長記比喻成一場來自女權的革命與反撲的具象化,以及最後完全顛覆了過往搶新娘子戲碼的影視作品,可謂趣味十足。從而讓本片縱使在其多元繁雜的元素與調性中,掌控得不算十分純熟縝密,但終究看下來仍是齣酷酷的巧思小品。
唯一比較可惜的,大概是作為挑大樑並撐起整部片的女主人公演員 Priya Kansara 來說,在需要處理相對細膩的情緒文戲時,其演技則是顯得稍嫌僵硬,而有著不少有待加強的空間,但或許對於兩種不同的表演風格的切換自如,本就是不太容易之事。
觀影平台:Netflix
若是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大家來追蹤「蘇東電影觀後感」其他社群平台:
FB:https://www.facebook.com/sotongafterwatchfeel/
IG:https:///sotongafterwatchfeel/
Letterboxd:https://letterboxd.com/Sotong/
又或者,以「抖內」的方式來支持我持續寫作更新:
方格子方案:雞肉飯便當(會員經濟方案)、豆漿豆花(無回饋方案)
馬來西亞(Touch 'n Go):016-230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