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觀影週記】系列文顧名思義,主要是會紀錄筆者在當週所觀影並有感而發的電影,並以簡短文字的形式書寫心得,其中新舊或長短片都會有。而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以真人真事「鑽石公主號群聚感染事件」為其藍本的日本疫情電影《戰疫前線》、美國暑假檔黑馬的叫好又叫座的最新恐怖片《凶器》。

《戰疫前線》(Frontline,2025)
根據「鑽石公主號群聚感染事件」改編而成的日本電影《戰疫前線》,光是本片的一開場就讓我整個人雞皮疙瘩起來!與此同時,也奠定了本片那有別於那日本類型電影或劇情片一般的極其寫實嚴肅的基調,彷彿帶人瞬間回到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時期的惶恐不安、沉重壓抑的社會氛圍。再加上,片中從小栗旬、松坂桃李、池松壯亮、窪塚洋介、森七菜、櫻井由紀等一眾演員表現出色的群像戲,以及表現高水準的技術層面與影像語言的加持之下(如:高空攝影與室內空間的視角及光影捕捉中所形成的對比、多個跟拍鏡頭運用與走位的精準掌控、郵輪和水浪等的精緻特效等等),從而營造出十足的臨場感,也讓這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作品,因此更增添具有一份說服力。
儘管電影因隨著接二連三的危機解決後相對穩定,而顯現後半部的劇情展開越演越平淡的窘境(換言之,亦不太有狗血煽情的問題),可是仍然足見人性光譜面、生離死別的無常所想傳遞之事,以及反映醫護人員現實處境的描繪,進而重新審視這段屬於全球人的集體創傷回憶,從中獲得或多或少省思的契機。尤其觀畢之後,我完全可以明白,原是由志工性質組成的日本災難醫療救護隊 DMAT 被臨時推派解決不在範疇內的任務卻仍願意選擇接下,為何這些事蹟有它其改編並搬上大銀幕的衝動、潛力與意義性。總之,很推薦大家自行進去戲院實際感受一回。
最後的最後也不得不提到,《戰疫前線》不論是片中無形又無情的病毒來襲、缺乏新血注入的官僚體制,還是大力批判為博取流量帶風向的新聞媒體,我個人私心都願意稱之為本年度反派等級的塑造(對不起了,猗窩座!)
觀影管道:全台院線熱映中

《凶器》(Weapons,2025)
看完既好微妙又有點好意外的,《凶器》並沒有自己預期中的恐怖嚇人,但卻勝在全程仍被那神經緊繃的節奏及氛圍給扣住,進而毫無冷場的片刻,甚至乎無時間體感可言,讓人不知不覺中就看完了。
也正如同,本片利用章節式、多個主要角色視角切入的敘事手法,以勾勒出引人入勝的有趣概念及懸疑感,這姑且乍看之下野心龐大,但是後續因常急煞顯得嘎然而至,抑或是未能再深入描寫的處理方向,卻也讓人覺得略顯保守。而大概正是以上這些種種因素,《凶器》在觀影過程中確實令人感官爽快刺激,但仍然總是欠奉了一個直擊心堪的餘悸。
當然,話雖如此,可不能否認的是,作為導演札克克瑞格(Zach Creggee)才第二部長片來說,《凶器》其成品能夠擁有各方面如此精準且也懂得克制的掌控調度,在拍出極強的娛樂性之餘,還成功巧妙地映射點出一些美國當代的社會現象,而又不似近幾年中國一窩蜂以探討為名實則賣弄暴力血腥的作品,以至於帶有消費剝削的觀感,確實是個指日可待的電影創作者。
最後,還請容許我這短髮控犯一下花痴,女主在片中茱莉亞加納(Julia Garner)真的被拍得好美又兼具魅力,演技發揮上也柔剛並肩。看完《凶器》之後,更加確信年初同為恐怖片的《狼人》到底有多浪費了她。
觀影管道:全台院線熱映中
若是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大家來追蹤「蘇東電影觀後感」其他社群平台:
FB:https://www.facebook.com/sotongafterwatchfeel/
IG:https:///sotongafterwatchfeel/
Letterboxd:https://letterboxd.com/Sotong/
又或者,以「抖內」的方式來支持我持續寫作更新:
方格子方案:雞肉飯便當(會員經濟方案)、豆漿豆花(無回饋方案)
馬來西亞(Touch 'n Go):016-230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