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相伴與守護
自那晚禦書房的坦誠相對後,沈知晏與蕭珩之間的關係,悄悄發生了變化。
他們不再像從前那樣,只是君臣、伴讀與太子。一種更為親密、更私密的情愫,在兩人之間悄悄滋長、蔓延。
白日里,在朝堂,在書房,他們依舊是那個沉穩睿智的太子,和那個溫文爾雅的太傅之子。彼此間的互動,依舊保持著應有的距離和禮節,彷彿那晚的一切,只是一場絢麗的夢。
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那份深埋心底的愛戀,早已破土而出,枝繁葉茂。
只有在無人的角落,在寂靜的夜晚,蕭珩才會卸下所有的偽裝,將沈知晏擁入懷中,訴說著彼此的思念與情意。
沈知晏的府邸,成了蕭珩除了東宮之外,最常去的地方。有時是藉著探討學問的名義,有時只是簡單地說一句「過來看看你」。
每一次相聚,都讓沈知晏感到無比的幸福。他會為蕭珩研墨,看他處理那些永遠也處理不完的奏摺;蕭珩也會在他看書時,從身後輕輕抱住他,將下巴擱在他的肩上,靜靜地陪著他。
沒有過多的言語,只是彼此陪伴的時光,就已經夠美好。
這日,沈知晏正在書房看書,管家來報,說太子殿下來了。
沈知晏心中一喜,連忙放下書,起身迎了出去。
蕭珩穿著一身便服,正站在庭院中,看著池中的遊魚。聽到腳步聲,他回過頭,看到沈知晏,臉上立刻露出了溫和的笑容。
“知晏。”
“蕭珩。” 沈知晏走到他身邊,目光落在他身上,帶著一絲關切,“今日怎麼有空過來?可是累著了?”
蕭珩握住他的手,搖搖頭:“還好,只是有些想你了。”
沈知晏的臉頰微微一紅,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卻沒有掙開他的手。
兩人並肩走進書房,蕭珩隨手拿起桌上的書,翻了翻,問道:“還在看這本?”
「嗯,覺得寫得挺好的。」沈知晏點頭道。
「是嗎?我看看。」蕭珩說著,便拉著沈知晏在軟榻上坐下,將他圈在懷裡,一同看起書來。
陽光透過窗櫺灑進來,落在兩人身上,鍍上一層溫暖的光暈。沈知晏靠在蕭珩的懷裡,聞著他身上熟悉的氣息,只覺得無比安心。他的目光落在書頁上,卻有些心不在焉,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身旁的人身上。
蕭珩似乎察覺到了他的心思,低頭在他耳邊輕聲道:“怎麼不好好看書了?”
溫熱的氣息拂過耳畔,讓沈知晏的心頭一陣酥麻,他有些不自然地動了動,小聲道:“有你在,我…… 我看不太進去。”
蕭珩低笑起來,胸膛微微震動,帶著一種磁性的質感。他收緊手臂,將沈知晏抱得更緊了些:“那便不看了,陪我說說話也好。”
「說什麼?」 沈知晏問。
“說說你小時候的事吧。” 蕭珩的聲音帶著一絲好奇,“我總覺得,我認識你的時間還不夠長。”
沈知晏想了想,便開始輕聲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比如偷偷爬上樹掏鳥窩,結果摔了下來,被父親罰抄了好幾遍《論語》;又比如和小伙伴們去河邊摸魚,弄得渾身濕透,回家被母親追著打。
蕭珩安靜地聽著,時不時會被他逗笑。他看著沈知晏眼中閃爍的光芒,那是屬於少年人獨有的鮮活與明媚,與平日裡那個溫文爾雅的太傅之子截然不同。
「原來你小時候這麼調皮。」蕭珩笑著說。
「哪有,我那是…… 是活潑。」 沈知晏有些不好意思地辯解道。
「好好好,是活潑。」蕭珩順著他的話說道,語氣裡帶著濃濃的寵溺。
兩人就這麼依偎在一起,說著話,時光彷彿都變得緩慢而溫柔。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
朝堂之上,關於立儲的風波暗流湧動。雖然蕭珩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但仍有不少宗室和大臣對他的儲君之位虎視眈眈,尤其是幾位藩王,更是蠢蠢欲動。
沈知晏身為太傅之子,又與蕭珩關係密切,自然也被捲入了這場風波之中。
一日,沈知晏在宮門外等待蕭珩下朝,卻看到蕭珩臉色陰沉地走了出來,周身散發著凜冽的寒氣。
「蕭珩,你怎麼了?」沈知晏連忙迎上去,擔憂地問道。
蕭珩看到他,眼中的寒氣才稍稍散去一些,但臉色依舊不好看。他沒有說話,只是拉著沈知晏的手,快步朝著東宮走去。
回到東宮,蕭珩才將事情的原委告訴了沈知晏。原來是幾位藩王聯合起來,在朝堂上彈劾他,說他處理政務不當,還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意圖不軌。
「這些人,真是無恥!」 沈知晏聽完,氣得臉色發白。他知道蕭珩為了處理好政務,付出了多少努力,那些彈劾的罪名,根本就是無中生有。
蕭珩看著他氣鼓鼓的樣子,心中一暖,伸手揉了揉他的頭髮:“好了,別氣了。朝堂之事,本就如此。”
「可他們不能這麼污衊你!」沈知晏 憤憤不平地說。
「我知道。」蕭珩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但這也提醒了我,我不能再一味地溫和退讓了。有些東西,我必須牢牢地握在手裡。”
沈知晏看著他眼中閃爍的鋒芒,知道蕭珩是真的動了怒,也下定了決心。他握住蕭珩的手,認真地說:“蕭珩,無論發生什麼,我都會站在你這邊,支持你。”
蕭珩看著他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反手緊緊握住沈知晏的手,彷彿要從他身上汲取力量。
“知晏,有你這句話,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