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週報,可以看到完整文章(含技術面觀察分享)。
如果你對可轉債非常有興趣,想深入研究,可以訂購講義。
訂閱聲明:
vocus 付費內容多有免費公開內容供試閱,因此付費成功後無法辦理退費,再請付費之前審慎思量。
訂閱週報或講義的方式如下:(週報價格:168/M)
訂閱講義後,請參考閱讀方法:
基本面:
分享個股只做研究使用,不做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決定買賣,盈虧自負。
今天要來看的是 大亞電纜(1609)。大亞這家公司,跟現在市場上熱門的 AI、PCB 或軍工題材不太一樣,它的本業是比較傳統的電線電纜。不過,電力傳輸、電網建設這些東西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卻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大亞除了傳統的電線電纜之外,這幾年也積極切入太陽能、儲能等綠能產業,甚至還研發出特殊材料應用到無人機領域,可以說是老字號企業的新嘗試。最近,大亞的焦點不只是來自本業的穩健訂單,還有它在新事業上的佈局。政府推動「強韌電網」計畫,需要大量高壓電纜,大亞正好是主要供應商之一,訂單能見度相當高。而太陽能電廠與儲能案場,也慢慢開始替公司貢獻穩定現金流。雖然這些綠能業務目前在營收占比不算太大,但因為獲利率比傳統電纜高,已經成為支持公司獲利的新動能。加上它近期研發的超導熱銅包鋁線,能應用在無人機馬達與航太產業,也帶給市場一些想像空間。而其發行的大亞五,是五年期的可轉債,所以現在股價雖然離轉換價有一點距離,但是其實可轉債就其特性而言,是有所謂的”時間價值”的,只是因為現在市場上其實沒有所謂的造市商是針對可轉債的,所以怎麼計算合理的“時間價值”,基本上是看個人的“主觀”居多,不過,如果你是買CBAS的,要注意一下,一般到期日,券商會放在2027/9/30之前兩週,再來就是這一檔“可能”不容易要到額度,你要買CBAS的話,要看點運氣了。

取材自少數派
大亞電纜是台灣的老字號電線電纜公司,跟華新一樣,都是”老”公司了,其成立於1960年代,早期主要生產電線和漆包線,供應住宅、工業以及電力建設需求。所以一直以來,講到台灣電纜產業,大亞一直是有一定的穩定地位的,特別是在漆包線領域市佔率居於領先位置。傳統上,大家對大亞的印象多是「電線電纜老牌廠商」,但近年它積極轉型,從單純的線纜供應商,逐步延伸到再生能源與電網相關的新興業務。簡單來說,大亞現在不只做「線」,還想在「能源」這個更大的市場裡扮演重要角色,最近甚至還跟“無人機”有關聯了。
大亞目前的核心業務可以分成三大塊。第一塊是電線電纜,包括高壓電力電纜、建築用線材、通訊光纜等,這一部分仍然是營收的主力,差不多佔一半以上。第二塊是漆包線,主要應用在馬達和電子零件上,這也是大亞的強項,國內市佔率第一,約佔整體營收的一成多。第三塊是綠能事業,大亞透過轉投資成立太陽能與儲能子公司,目前已經有超過70座太陽能電廠,累積裝置容量超過200MW,未來目標還要翻倍。雖然綠能事業目前在營收中占比不高,大概5%左右,但因為電廠收益穩定、利潤率也高,對整體獲利幫助不小。近年來,在政府推動電網升級和能源轉型的政策加持下大亞的訂單穩定。去年來看,高壓電纜幾乎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因此2024年公司營收突破3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毛利率也維持在14%到15%左右,營運表現比過去更亮眼。

取材自大亞
展望未來,大亞的發展機會主要來自三大方向。首先是電網建設。台灣正在推動「強韌電網」計畫,要讓供電更穩定、更安全,未來十年持續有大筆資金投入,這會帶動大量高壓電纜需求,大亞正好是重要供應商之一,依法說的消息來看,手上訂單滿滿。其次是再生能源與儲能。隨著太陽能、風電快速發展,電網需要更多儲能系統來維持穩定,大亞已經投入百MW等級的儲能案場,這不僅能帶來新的收入來源,也讓它在能源轉型的關鍵環節佔有一席之地。最後是新材料與新應用。大亞研發的「超導熱銅包鋁漆包線」已經打入無人機馬達等高階市場,甚至有機會應用到航太與衛星領域,顯示公司在技術研發上也開始展現突破。整體來看,大亞正從傳統電纜廠,轉型為「能源基礎建設+綠能供應商」的角色,未來幾年若能把握住電網升級和能源轉型的趨勢,將有機會迎來新一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