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和鄰居阿伯閒聊,他說附近的天摩山步道可以去走走看海,可以從那看到廈門的美景。我聽了之後很感興趣,想說找一天前往。某天睡午覺起來,想說來去看一下,但不知道方向,當了無頭蒼蠅,亂繞一圈又折返回來,剛好碰到阿伯下班,我就問他方向,照著他的指示就到了。
天摩山又稱煙墩山,是金門北端的制高點,國軍駐紮後才命名為天摩山,原本是國軍的據點,後來撤走後,舊營區開放讓民眾進入,只留下海巡的雷達站在這。最上面是一個木棧道平台,設望遠鏡可讓人眺望遠方。底下則有塊毋忘在莒的石碑。
我去天摩山已經三次,我時常透過望遠鏡凝視金、廈的景色,看著草嶼上飄揚的中華民國國旗,角嶼的五星紅燈。看著廈門、泉州的高樓高聳入雲,抑或是興建的翔安機場,甚至是綠色山頭,在天氣晴朗時,草木依然清晰可見。海面上的船隻緩緩游過,激起的浪花猶白色的繩索,開的再遠也終究要回去,透過望遠鏡甚至可看到船上的文字,我可以看到信粵暉這艘船,今天第二次見到它。或是佇立在雷達站旁的棧道,看著浪花,看著海、望著四周發呆,什麼事也不想,讓煩惱隨著浪潮而去。
由於是軍人退伍,我也希望體力可以維持,就從青嶼小跑到天摩山,我一開始以為會跑很遠,想不到跑著跑著就到天摩山了。雖然我是沒有想當運動選手,但這樣近距離的運動也不失爲一個維持身體健康的方法。
在退伍後,我轉向投入在地的文史工作,時間變得自由彈性,也讓我更有自我反思的機會,我想到海之所以是海,就在於它廣大、沒有邊界。台語也有一句是人生海海,人生總是有很多不可測、不可量的事。我在退伍後更體會到平安、自由的可貴,意識到說人生其實真的沒必要斤斤計較,有時候煩悶時去看看海,你會得到一個海闊天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