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收不及格,股價卻在盤後創下驚人漲幅
甲骨文(ORCL)公布第一季財報,營收149.3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50.4億美元,EPS 1.47美元也略遜於分析師共識。但市場反應卻完全相反:盤後股價暴漲超過20%,一度衝上312.1美元,創下近25年最大單日漲幅之一。投資人選擇無視短期瑕疵,把目光鎖定在長期AI與雲端的成長曲線。這場「數據失誤 × 股價暴漲」的戲劇性反差,瞬間成為市場焦點。
AI題材接力,RPO暴增成最大驚喜真正推動股價大漲的不是營收表現,而是剩餘履約義務(RPO)的爆炸成長。公司在第一季簽下4筆大型合約,讓RPO一口氣暴增359%,達到4,550億美元。這數字代表未來幾年確定要認列的雲端收入,投資人看到的不是當下的營收缺口,而是已經到手的「長期訂單保障」。這等於是AI驅動的雲端需求正式落地,讓市場直接給予更高估值。
雲端與AI結合,營運結構快速轉型
從細項來看,本季雲端營收達71.9億美元,年增27%;其中ERP應用仍維持雙位數增長。更震撼的是,與亞馬遜、Google、微軟合作的多雲資料庫營收,單季暴增1,529%,顯示甲骨文正在借力打力,直接切入AI大潮核心。公司甚至預告,2026會計年度雲端基礎建設營收將達180億美元,並在五年內突破1,400億美元。對投資人來說,這等於提前看見了一條「高確定性」的成長曲線。
歷史對比,這次不是炒夢而是現金流
過去市場對「營收差卻股價漲」多抱懷疑,但這次不同。甲骨文的AI題材背後有真實訂單與合作夥伴背書,不只是空談的願景。尤其是與OpenAI的合作與即將推出的AI Database,讓投資人看見它從傳統資料庫供應商,快速轉型為AI雲端基建黑馬。這也是為什麼市場選擇忽略短期瑕疵,直接把股價推向歷史新高。
你會追這波漲勢,還是等拉回再上車?
甲骨文這場盤後大漲,讓人聯想到1999年的科技狂潮,但不同之處在於,這次有AI帶動的真實現金流做支撐。對投資人而言,現在的問題不是「甲骨文會不會翻身」,而是「這波爆發能走多遠」。你會選擇現在跟進,還是等市場消化漲幅後再布局?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