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說結論,哪些人可能會有興趣?
- 對自我成長與身體意識有興趣的人
- 男性身份與性別議題的思考者(作者著重異男的書寫)
- 喜歡語言直白、帶點幽默的散文讀者
整體來說
身體不言,他會用每一道步伐的輕重告訴我,最近的狀況如何。我們彼此控制,彼此折磨,也彼此取悅,而這一切,正證明了我和它的親密。我是它也不全是它,等於它也外於它;如此,才總算是認識了身體——人到三十多,終於能和他好好打聲招呼,原來你是這樣地、一直在這裡。
整體來說是不錯看的散文,口語化程度很高、清楚直白,不會要求技術很高的轉場,篇章也都是穩穩的收尾,帶點幽默的同時又能在某些點觸碰到人,我個人喜歡。
敘述的口吻跟看他非虛構散文的感覺很像。但不會讓人感到淺,在結構上還是很有條理,整部散文也是有自己的脈絡:時間從學生時期開始到現在、從肥胖的身軀到精實的身材、從能駕駛身體到能用身體做出攻擊,中間伴隨味覺的拾起與對食物的控制。一切都相當井然,彷彿一堂循序漸進的選修。
一堂自我察覺的選修課
然而,在我蹲過數百次、上千次之後,我突然意識到「對話」一詞其實頗為精準的:我們得先承認「自己」與「身體」是兩個主體,才有「對」的空間。
或許是我看過太多朱宥勳的YouTube影片,在許多段落我彷彿能聽到他的吐槽,甚至覺得像一本有聲書。這無疑是很特別的體驗,原來習慣作家的聲音之後看他的散文會有這樣的效果。
但這效果不全然是好的。畢竟看散文跟看影片所預期的並不一樣,很多時候卻有種說教感,讀起來並不喜歡。(甚至能夠看到一些真文青養成班的內容,像是〈記得怎麼吃〉裡面有談到品味、〈碳水的辯證法〉彷彿在看《作家新手村》算稿費等等。)
或許是某種教學習慣而導致的散文現象?跟大部分教學影片一樣,快的語言流速帶著一種輕鬆的語調,伴隨時不時的髒話,跟我以前看過的抒情散文大不相同,但覺得也不錯。
同時他也能用這樣的手法將文字扎根進到身體深處,尤其喜歡〈拳腳的應用題〉裡,對於身體動作的細部探討,讀到敘述的時候同時擺動身體,就有種我也在用整個身體閱讀的感覺,挺好。
關於異男的身分探索
但我每次回想起來,總是我在這個場景之後,直接「剪接」到分手的時刻,好像我減肥數週是在累積最後的籌碼,而這籌碼打上牌桌卻一點也沒辦法逆轉局面,這才確認了滿盤皆輸一樣。
在整部散文的敘事裡面,可以看到作者不只一次的強調「異男」的身分,描述許多傳統社會對於刻板印象的男性該有怎樣的要素,來解釋各種自己年輕時候的行為。例如〈第一次減肥就失敗〉裡「傳統的、陽剛的『異男守則』告訴我『一但重視外表就輸了』」或者〈看醫生遊戲〉裡也提到「畢竟我是臉皮很薄的異性戀男生」等等。
或許是因為生長的環境跟他有一定的差距,有些時候我並不是很能理解他腦中對於「異男」的腦迴路。但另一方面來說,這或許是值得慶幸的事情?代表在時代的前進之下,社會上對於異性戀男性的身分是有所進步的。
但戀愛方面好像維持差不多的狀態。
好像看到很多自己在戀愛裡的腦迴路,尤其是〈第一次減肥就失敗〉裡面,關於將努力做為籌碼這點,是我特別喜歡的段落,彷彿也從現在的我看見了從前奮力但徒勞的日子。但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我也身為異男才能產生如此強大的共鳴,如果以女性視角來看會不會產生許多憤怒?
《只能用4H鉛筆》裡,同樣用了不少「異男」既定印象會喜歡的遊戲、動漫的元素,不管是〈看醫生遊戲〉裡提到的薩爾達,又或是以動漫貫穿的〈身體駕駛員〉,都讓我看得很開心。
其他的一些優缺
謝謝你們也寫作。
很遺憾你們也寫作。
我不知道該說哪一句話,所以我最後什麼也沒有說,就這樣完成了那份報告。
我個人最喜歡的篇章莫過於〈坐監實習生〉。展現了一種很強的對抗性,尤其是結尾發現到這個世代仍然能滋養出對抗的學生,這樣跨越時代的張力以及遺憾感,第二次讀都能帶給我很深的震撼。或許也是因為這篇更多地描寫情節,而非像其他篇更聚焦在「探索身體」。(並非指探索身體寫得不好,只是這篇題材上能跳出來,同時結尾的Punch又給得足夠深)
另外還有一個,雖然比較少出現,但像是在〈拳腳的應用題〉裡面,台中高鐵站等車的回憶裡,出現了很小說感得段落,情節快又緊張,也是我很喜歡段落。
而比較不喜歡的地方是,語感有一點太old school ,像是〈只能用4H鉛筆〉裡寫道「幼時的我悲從中來,眼淚把作文簿菸成了4H鉛筆也無法挽救的水鄉澤國了」,這樣的語氣就讓我覺得有些復古。
另一個比較不喜歡的地方是,很多段落實在是太平了,很冷淡且客觀的敘事,當情節缺乏張力的時候,讀起來更像是單純的紀錄,少了一點文學性。
最後就是收尾的〈換皮〉,前面從碳水的辯證、身體的駕駛到拳腳的應用是很一氣呵成且循序漸進的,雖說最後以裝飾的換皮是很合理的,但這章的情節是真的是比較無聊。但也或許是我個人難以進入到對衣物如此抗拒的視角,所以對於結尾的篇章感到略顯尷尬,有點可惜。
總結
然而,在我蹲過數百次、上千次之後,我突然意識到「對話」一詞其實頗為精準的:我們得先承認「自己」與「身體」是兩個主體,才有「對」的空間。
總的來說《只能用4H鉛筆》是一部好看的作品,不太會出現很強烈的意象,多是平穩的敘事與大量思辯的過程,詳細敘述情緒的段落跟以往看到的散文比起來算少。
完整度高、節奏明快、彷彿真的感受到他完整的掌控身體,像他引用郭松棻並補上的段落一樣,能夠同步進他的文字裡,跟他一同感受靈魂是如何完整地降生到這個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