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寶篋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從前有一個人,家境貧窮且債台高築,因無力償還,便逃到他鄉。

 

在一個空曠無人的地方,路旁有一隻寶篋,裡面裝滿了珍奇寶物,在寶物上覆蓋了一面鏡子。此時,窮人剛好路過這裡,看到四下無人,便撿起寶篋,打開一看,裡面盡是珍奇異寶。

 

「這下發財了!」窮人心裡歡喜得不得了。正在高興之際,突然發現鏡子裡有個人,不由得嚇了一大跳,急忙的跟對方賠不是的說:「我以為寶篋是空的,應該什麼都沒有,不知道您在裡面,請不要誤會,我不是有意要拿您的東西。」話一說完,窮人也來不及弄清楚怎麼回事,就飛也似地逃跑了。

 

原來窮人所見到的,不過是鏡中自己的身影。

 

改寫自《百喻經》

 

省思

 

凡夫在煩惱的人生中得遇佛法,正如窮人得到寶篋。然而,如果放不下「我相」的執著,則所修的一切善法、功德、果報都不能成就,正如窮人因為自己的影子,捨寶而逃一樣。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7會員
766內容數
歸依自心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2025/10/05
在日常生活當中學什麼?學吃虧,這點比什麼都重要。不肯吃虧、不肯上當,那是什麼?那是執著。這個念頭不能放下的話,那我們往生是同居土,沒有辦法到方便土、到實報土。你要想往上提升的時候,萬緣放下,人家騙我、坑我,好事,我很感激,絕不在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就這麼修成的。 絕對不被外
Thumbnail
2025/10/05
在日常生活當中學什麼?學吃虧,這點比什麼都重要。不肯吃虧、不肯上當,那是什麼?那是執著。這個念頭不能放下的話,那我們往生是同居土,沒有辦法到方便土、到實報土。你要想往上提升的時候,萬緣放下,人家騙我、坑我,好事,我很感激,絕不在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就這麼修成的。 絕對不被外
Thumbnail
2025/10/04
有一對父子,雖然家境很貧困但卻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樂融融。他們有一小塊土地,父子倆很用心地耕作。父子把辛苦所得的農作物賣出去,經過多年的省吃儉用,慢慢存下一筆積蓄。   有一天,父親對兒子說:「你從小到現在,從來沒有好日子過,父親對你感到很歉疚,我應該設法讓你過好一點的日子。」兒子很體貼地說
Thumbnail
2025/10/04
有一對父子,雖然家境很貧困但卻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樂融融。他們有一小塊土地,父子倆很用心地耕作。父子把辛苦所得的農作物賣出去,經過多年的省吃儉用,慢慢存下一筆積蓄。   有一天,父親對兒子說:「你從小到現在,從來沒有好日子過,父親對你感到很歉疚,我應該設法讓你過好一點的日子。」兒子很體貼地說
Thumbnail
2025/10/03
學佛的人首先要承認這個概念,確實沒有生死,生死是什麼?是身體。身體不是我,這個一定要知道,身體是我所有的不是我。像衣服一樣,這衣服是我所有的,它要髒了、壞了,我脫了換一件新的;身體也是一樣,用個七、八十年,老了不好用,不靈光,換個身體。你真正了解生死的真相,你對於生死一絲一毫恐怖都沒有。人神識離開身
Thumbnail
2025/10/03
學佛的人首先要承認這個概念,確實沒有生死,生死是什麼?是身體。身體不是我,這個一定要知道,身體是我所有的不是我。像衣服一樣,這衣服是我所有的,它要髒了、壞了,我脫了換一件新的;身體也是一樣,用個七、八十年,老了不好用,不靈光,換個身體。你真正了解生死的真相,你對於生死一絲一毫恐怖都沒有。人神識離開身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