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篇遊記,遍尋20元人民幣圖案之後接續
離開觀景台後走沒多久,就看見售票人員口中的鐵橋;走過鐵橋,我們仍然在風景中尋找人民幣20紙鈔上的黃布倒影,前往朝馬山碼頭的路上,許多人也跟我們一樣選擇步行,好處是沿途看見江邊美景,可隨時停下腳步,脫離公路走到江邊,觀賞拍照。



鐵橋上的風光
走過鐵橋我們便看到江邊停了許多沒有屋頂的竹筏,竹筏上有魚網和黑色的鳥,有些女孩換上苗服,在竹筏上旅拍,有些人在黃石岸上撐傘散步,我從公路步道旁走下階梯,到石頭岸上近距離觀賞竹筏山景。
不建議自行踩上無人的竹筏,行前聽說這一帶竹筏都是拍照使用,若沒想付費借景拍照不要踩上去
,不然就別怪拍完照後,突然有人跑出來跟你要錢;我很乖沒有踩上去,只是靜靜欣賞山巒下的散落在江面上的片片竹筏,和筏上的黑鳥打招呼。

後來問到,原來那黑色的鳥、一路上爺奶肩上背的鳥、桂林旅拍必合拍的鳥、在我眼中總是站在船舷上發呆的鳥,名叫「鸕鶿」。
「是一種水鳥,用來捕魚」煮夫百度後補述
「水鳥不就吃魚的嗎?怎麼捕魚?水鳥吃剩的在給漁夫?」
「鸕鶿捕魚的時候,漁夫會在頸部套上草莖做成的圈環,讓它只能吞下小魚,大魚交回主人後,會餵小魚鼓勵」
黑色的羽毛,喙有點像老鷹,藍色眼睛看起來有點兇,有的體長甚至高於我的腰部(本人約152公分),當然提供給遊客合拍的不會那麼大隻,但我還是覺得遠遠看就好。
經過鐵橋的這片竹林後岩岸,與剛剛興坪古街前的觀景台相比,相對位置大概就是對面;這一處若是在盛水期到訪,應該也算是在江上,但沒有設置江上觀景台,少了擋眼的竹編屋頂,視野望遠,遮蔽峰林的樹林更往左邊移了一些,因為站在岩石岸上,感覺離峰林更近一些;「這裡更像20元人民幣上的背景!」聽我這麼一說,煮夫立刻解囊,掏出20元人民幣再補拍一張。

其實走過鐵橋後,往朝板山碼頭的路上也有一個觀景台,這個觀景台的觀景角度真的可以說是真實還原20元人民幣背景圖案,一模模一樣樣!


觀景台樣貌

觀景台觀景角度
沿途公路穿行在喀斯特峰叢之間,步行不擔心迷路,跟著路人、觀察接駁車行經方向、配合間歇性出現的路標,便能確定前行方向。
「拚船是自己拚?還是工作人員媒合?」i人在朝板山碼頭入口處有焦慮。
「你們在哪?還要多久?那我們先出發,你們等等拚船阿」黑色夾克、手拿著黃色導遊旗桿,從我們身旁經過,熟門熟路跟驗票人員打招呼,超前準備進入登船入口。
「你們幾人?」回頭看見我們問了一下。
「兩人」
「那你們等等阿,大概10分鐘,等等有兩人過來跟你們拚船」熱心的導遊大叔一併幫我們安排,恰好免去陌生拚船這個惱人的步驟。
驗票人員讓我們在一旁的長凳上等待拚船,驗票亭窗外看著江上移動的竹筏,更近的黃布倒影,已讓我迫不及待。


前往朝板山碼頭沿途景色

朝板山碼頭入口

熱心的導遊



朝板山碼頭入口處美景
4人座的竹筏,先到先選位,因為拍照拖拖拉拉,我們登船後只能座後排的位置,不能再船頭欣賞遊江第一景,煮夫有點不開心。筏夫將我們厚重的背包放置好後啟動馬達,發船。

朝板山碼頭出發第一景是我們沿路遍巡的20元人民幣圖案「黃布倒影」聳然而立的石峰,平地拔起卻又互不相連,山形多變,樹木蓊鬱於石峰,江水水深卻清澈,真的是青山秀水。

「這裡是~七仙女下凡」筏夫放慢航行速度,報上景點名稱。
「黃步石灘上七個大小不一的山峰亭亭玉立,彷彿七仙女下凡」我上網查的,實在看不出哪邊像仙女,原來指的是山峰。
山石奇兀、嶙嶙峋峋,一片片劍芒排插的群峰,粗粗糙糙的向我們展示大自然浩瀚而恆久的氣力。
江上巡航我們靜靜遊覽千峰森林,準備西下的陽光從峰林間射出斜斜的金黃光束,輕輕巧巧的在空氣中挪動;江上偶爾出現凝結成片的霧氣,低空漂浮在水面上或樹林間,山水美卷,江邊岸上搭棚、飲茶超級愜意,灕江百里畫廊這一小段的負離子就足以舒緩生活焦慮。





只可惜這段朝板山馬頭到九馬畫山的航線,抵達九馬畫山側邊,就準備回頭,筏夫在江上稍微停泊,讓我們輪流站在竹筏船頭的防滑墊上與山拍照。






50分鐘的航程,意猶未盡,上岸後在台階上跟黃布倒影合拍一張,這裡的黃布倒影最像紙幣圖案;負離子完整吸收、鬆弛到忘了再把20元人民幣拿出來合拍,不過沒關係,這次算是把黃布倒影的前後左右都給看了。


興坪古戲台
回到興坪古鎮,我們順路參觀興坪古戲台,免費入場,灰磚屋搭配木作橫梁,深紅色木門框上掛著「萬年戲臺」四個大字,左右還有磚雕石獅,跨過門檻,因戲台而低矮的門廳內,兩具身穿傳統戲服的模特兒,在幽暗光線下拍照起來有些恐怖。


右邊入口後,轉彎走戲臺階梯,台緣橫貫著的木刻浮雕觸手可及,圖案精緻,小人姿態各有不同,動作栩栩如生,木雕主題意在表現四部傳統戲曲;參觀者可以站上戲臺,感受演出者看著廟庭的感覺。


據說這是距今有268年歷史的清代古戲台,特色是三幢並聯的耳房式舞台,院內樹木遮擋,沒有說明牌以及導覽的情況下,我看不出左右兩邊耳臺的具體位置,眼前只剩中庭這個精美的木雕戲台。


緊鄰戲台旁的咖啡店,是許多網民推薦的休憩點,灰瓦下,ㄑ字形黃灰相間砌成的磚牆,窗口嵌著簍空木雕窗花,加上方形門窗上的半圓形水泥妝飾,有中西合璧的感覺。



原來我們繞路了
穿過興坪古街,走回興坪客運站,才發現我們今天早上繞了一大圈。其實走出客運站的牌坊後,右轉就是興坪古街,直走穿行,不到10分鐘,就可以走到20元人民背景的觀景台,拍完照後再步行前往朝版山碼頭購票乘船。
但誰知道呢?要是沒有早上售票人員叮嚀徒步路線,我們即便捷徑抵達觀景台,也不知接下來如何前往朝版山。
搭車往陽朔縣城,公路上、村落間,片片孤峰仍在背景插著,我們看見形似比「讚」手勢的山峰,作勢合拍,公路車行進、顛頗搖擺,抓拍有些困難,一路搖晃、模糊對焦,左手一路比讚抵達陽朔縣城。


~【感謝您閱讀到這邊】~
喜歡我撰寫的內容,請在文章下方
👉|❤️按讚|🔖收藏|👈
💁♀️|加入我的沙龍|追蹤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