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做法還是先跟我們四家聯貸案的銀行談談,其實我們想做這個外債案子的信息,在談降息的時候,就已經偷偷的露出去給他們了,這讓降息變得順利,因為大家想跟我們保持生意上的往來,同時他們也可以就法規與限制做一些內部的探討。很快的,三家台資銀行給了我回覆,受到一些政策影響,這個案子他們做不了。接著我們把溝通的重心放在本地銀行上,但本地銀行卻提出了兩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首先,我們項目連年虧損。因為酒店業是重資產投資,龐大的折舊費用跟財務費用,吃掉了所有利潤,從開業開始就沒有帳上盈餘過。這個問題需要解決,不然案子在他們銀行內部風險評估上是過不了關的。
其次,債務比率的問題。雖然我們透過關聯方提前償還了聯貸案,但因此拖欠關聯方借款的金額也是非常高,這樣將近100%的債務比率,對他們銀行來說,不符合「准入」的標準。也就是說這種財務比率的公司,不是他們銀行鎖定的客戶。
當然還有一些小問題,但這兩個大阻礙擺在眼前,就幾乎成為了不可能的任務。首先項目體質放在那裡,高額的折舊跟利息,誰也拿不掉。運營的獲利雖然我能幫上一點忙,但是短時間內也提升不了太多,要轉虧為盈根本太困難。負債比也是一樣,我們項目前期缺乏良好的稅務規劃,也沒有去爭取好的稅務政策,負債比很難單靠運營去改善,畢竟都是陳年累積起來的問題,要想在短期解決,根本就不可能。
換做別人,可能早早就放棄了。畢竟領的薪水也真的不高,這樣的薪水要幫老板想這麼多,老板上輩子不知道做了多少好事。我這邊找了稅務局出身的稅務顧問,同時也找了幫我們審計的事務所,來研究要怎麼去克服這兩個難題。是的,不但要克服,還要完全的合法合規。
當然,努力是會有收穫的。針對連年虧損的問題,我們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因為春城酒店的員工宿舍也是我們自持的,所以我們成立一個子公司,然後把員工宿舍的產權轉到子公司名下,在產權移轉的過程需要將這個資產重新定價,因為宿舍是十年前買入的,價格也上漲不少,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重新定價去創造帳面上的獲利。這樣的操作,除了可以解決銀行的條件,還有一些額外的好處,也算是充分利用到項目所有的資源。(或者說資產)
當然,理論上聽起來蠻容易,實際操作起來是非常複雜的。首先得跟酒店這邊談判,本來他們不用負擔租金,但現在得付租金給子公司了。雖然這算是左手轉右手,不過各單位有各自的kpi考慮,所以內部溝通也是很花時間的。其次,宿舍雖然是在一棟樓裡,但近百張的產證處理起來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所以這事情還得要整個團隊一起去做,而且做完之後,在帳務跟稅務上都多出一個公司要處理。當然這對於我領導的團隊不是什麼問題,平日工作氛圍的培養還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負債比的調整,其實這個我在之前工作的時候,銀行的朋友就曾經給我一個方向操作過。因為整體集團的狀況都不錯,所以也沒有太大的難度,只是要怎麼在同一集團不同項目中取得共識罷了。
有時候,集團內部溝通,這是最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