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還是安排兩天一夜比較好。」
「時間不是問題,就算這十五天連假沒跑完,你在 Ahmedabad 還有時間,一邊尋找真相,一邊享受旅程也不錯。」
「雖然妳這麼說,但我還是能感受到妳那股『迫不及待』的情緒啊?我心理素質還沒強到能完全無視這種壓力。」
「那這樣的心理素質,要怎麼面對接下來的未知挑戰呢?」
「妳這是在誇我有責任感,還是在數落我啊?」
「只是提醒。」
「知道啦……不過偶爾誇我一下會怎樣,我可是遠離家鄉幾千公里,在這裡工作找真相耶。」
「明明是『工作之餘』才進行探查吧?」
「才不是。明明就是妳安排我來的,用工作掩護,說我是『尋找真相,順便工作』比較準確吧!」
一陣沉默。
其實我並不討厭薇瑟緹的安排,甚至挺感謝的。只是話題繞回來的時候,總會下意識抱怨兩句。
……也許這就是我還是母胎單身的原因吧。
甩開雜念,把注意力重新拉回 Dholavira 行程。住宿與交通都已安排好,明早出發。
兩天一夜的行程,不需攜帶太多,今天就好好休息吧。昨天下午走太久,差點曬到中暑。
⸻
清晨五點,我來到 Ahmedabad 中央巴士站,準備搭上六點出發、開往 Rapar 的長途巴士。
車程約五小時,抵達 Rapar 後簡單吃了午餐,再搭接駁車往 Dholavira,下午三點抵達旅館。
「旅館就在遺跡旁,這安排還真是幫了大忙。」
終於可以從顛簸的旅程中歇口氣,準備迎接這段歷史遺產的洗禮。
我預約了解說員進行導覽,以便深入理解 Dholavira 的歷史與結構。
⸻
【遺址導覽】
「各位好,歡迎來到 Dholavira 遺址。我們即將穿越時空,探索這座超過四千年的古城。」
我們腳下的土地曾是一座繁華城市,最特別的,是它出色的城市規劃與水利系統。導覽員帶我們登上高處,俯瞰整個遺址。
「整座城市劃分為三個區域:上城、中城與下城,體現階層制度與城市治理。」
城牆以石材砌成,非傳統的磚造,堅固而耐久。每個區域皆設有蓄水池與排水系統,即使在乾旱地區,仍能穩定供水。
「像這個巨大的蓄水池,不只是實用設施,可能也與儀式活動有關。我們甚至在一處平台遺跡中,推測它可能是公共集會或體育活動的場所。」
最後經過城門遺跡,結構嚴密、功能齊全。
「雖然只剩遺跡,但足以讓人想像當時的輝煌。」
因為入場時間接近下午四點,只來得及參觀主要遺址,展覽館便留待明天。
⸻
晚上在旅館簡單用餐,洗去旅途疲憊,早早休息。
隔天一早與導覽員再次集合,準備看文物展。
⸻
【文物導覽】
展覽館裡陳列著陶器、印章與各式飾品,展現哈拉帕文明的工藝美學。
「像這些陶器,多半繪有幾何紋樣與動植物圖案,反映當時人們的審美與日常生活。」
印章則是文明的象徵,有獨角獸與各式動物圖騰,雕刻著未解的哈拉帕文字。
「這些文字至今仍未破解,卻是研究該文明的關鍵線索。」
此外還有以瑪瑙、貝殼製成的飾品,以及生活工具如石刀、骨針等,描繪出當年人們的生活樣貌。
最吸引人的是一塊石板殘片,上頭刻著十個大型符號,據說原本是懸掛在城門上的招牌。
「它可能具有宗教、象徵或行政意義,也許是某種神聖語言的載體——但這仍是個謎。」
⸻
離開遺址後,我搭上回程的巴士,車窗外是日落的餘暉。這趟旅程不僅踏上了歷史的土地,也讓我對哈拉帕文明有了更具體的感受。
「累死了,回到住所第一件事就是要好好的泡在浴缸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