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必學的人際智慧! 讓你享受關係,不再忍受關係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如何擁有與人愉快相處的能力,答案是:要有待人的智慧。仔細學習以下6種人際智慧,讓你可以在關係中遊刃有餘,不再忍耐煎熬。

 

撰文 / 愛米

 

每天清晨睜開眼跟世界說早安,我們就開啓一連串與人互動,試想自己在不自覺中撒下什麼樣的關係種子呢?是嫉妒、紛爭、憤怒?還是信任、和平、溫柔!如何擁有與人和睦相處的能力,答案是:要有待人的智慧。這會讓你與別人相處時有方法,可以”享受”關係,而不是”忍受”關係!

 


讓我們一起勇敢地面對自己,自我省思,看看自己擁有幾分人際智慧?以下6種對待他人的合宜方式,究竟做到了幾項?


一、正直 做人首重誠信與善良

 

待人有智慧,首先要有一顆純正的心,為什麼純正態度要列在第一位?因為所有關係都建立在信任上!如果有欺騙、隱瞞、虛妄,不僅無法取得別人的信任,也很難有真實親近的朋友。當想結交一個朋友前,請先捫心自問:我的起心動念純正嗎?內心的天秤是否校準正確?有一顆誠實相待的心嗎?

 


二、謹慎語言 不踩他人的地雷

 

有智慧的人會懂得與人保持和諧狀態,小心避開對方的火藥庫,不隨意引爆容易激起怒氣的紅色按鈕。

 

有些容易引人生氣的話語,要盡量避免,例如,說話用「比較」的口氣:「你為什麼不能像XXX」、「人家XXX如何,你…」沒有人喜歡被比較,比較的用語,容易讓人不開心。”另外,帶有「批判」的言詞,像是「都是你的錯!」「你總是…」,直接把對方定罪,將罪惡感加諸對方身上,這樣的表達很容易埋葬美好關係。

 

最後,「反駁」的言詞,像是插嘴、辯駁,會令人感覺不受尊重,惹人不舒服;言語是雙面刃,表達貼切,可以與他人連結緊密,但若表達不得當,也能瞬間拆毀情誼。

 


三、同理 才能走進對方心裏

 

學習體諒,不輕忽別人的感受,不隨意說出類似「那又沒有關係!」「沒什麼大不了的!」等,讓人感覺不被同理的話語;也盡量別在他人抒發情緒時,立即給予指正分析和批評。

 

人都希望被聆聽、了解、同理,所以,與人相處時別以自我為中心,別總是滔滔不絕地談論自己,而要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立場思考,體貼對方感受,才能掌握互動的恰當界線

 

四、柔軟 學習傾聽建言

 

要相信自己能從每個人身上學到東西,因此,對於他人的建議應該保持敞開、接納的態度。面對別人給予規勸或批評時,最好的回應是:

1. 如果是真的,就仔細聆聽並從中學習
2. 如果不是真的,至少接納別人的感受,從中了解對方為何有此誤解,說不定也能提供自己在表達上更上層樓的機會!因此,有智慧的人不會拒絕別人的建議,願意敞開心胸來評估並自我調整。

 


五、寬容 願意給人機會

 

真實的朋友不計算人的惡,不會念念不忘過去的不愉快,而是盡可能隱惡揚善。與人相處時,不強調對方別人過去所犯的錯,或挑剔別人的瑕疵,不用放大鏡去看待別人的軟弱;反而願意選擇在態度、言語、行為上,顯出恩慈和寬恕,給人機會。

 

六、不偽裝討好 天底下沒有完人

 

建立關係的過程中,不刻意戴著面具偽裝自己、討好對方、掩飾缺點;而是敞開真誠的自我,自然地呈現在別人面前。犯錯時,勇敢認錯,承認自己不完全,內心也有掙扎,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反而更能贏得友情與尊重。

 

保持距離就不受傷害?! 但也無法贏得愛

 

也許,有些人覺得人際關係太複雜,所以盡量保持”不沾鍋”,讓自己成為”絕緣體”,不想敞開心與人交流,如此雖然不易受傷,但也無法與人建立真實情誼

 


美好關係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值得一生付出與追求,想享有人際和睦的滿足感,記得好好守護每段關係,有智慧地與人相處,相信愛的溫柔與回報,會讓人感到一生幸福。



歡迎追蹤+ 拾愛日常Facebook 粉絲專頁LINE社群IG,好文不漏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拾愛日常
18會員
163內容數
愛無處不在,再平凡的日常,只要重拾愛人與被愛的能力,就能找回舒服的人際關係,時時相愛!
拾愛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5/09/18
如何讓愛不消失?你我都得常常經營關係,如同陽光、雨水滋潤地土,彼此常常關懷、溝通,用愛連結雙方吧!
Thumbnail
2025/09/18
如何讓愛不消失?你我都得常常經營關係,如同陽光、雨水滋潤地土,彼此常常關懷、溝通,用愛連結雙方吧!
Thumbnail
2025/09/04
當對方愛你的方式,並非你所能接受的樣子,該如何面對這份燙手的愛?
Thumbnail
2025/09/04
當對方愛你的方式,並非你所能接受的樣子,該如何面對這份燙手的愛?
Thumbnail
2025/09/04
家人如同一個身體的四肢,連結極深,無法因不合就切割,但卻可以因著彼此的不同,互相依靠扶持,成為彼此最重要、最密不可分的幫助。
Thumbnail
2025/09/04
家人如同一個身體的四肢,連結極深,無法因不合就切割,但卻可以因著彼此的不同,互相依靠扶持,成為彼此最重要、最密不可分的幫助。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