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臺灣觀光展:異鄉遇見家鄉味,分享臺灣獨特魅力的感動體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身在韓國的日子裡,偶爾會想念家鄉的味道與氛圍。這次在釜山有機會參加 台灣觀光展,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體驗。第一次在異鄉的展場裡,看見滿滿的台灣元素,那份熟悉與驚喜讓我忍不住微笑,彷彿瞬間回到了台灣。


展場直擊:滿滿的台灣味
raw-image


一走進展場,就被濃濃的台灣氣息包圍。攤位上展示著許多台灣代表性的特色:

  • 美食:珍珠奶茶、台式三明治、蘋果西打等,吸引了許多韓國人駐足試吃,對於新奇的口味充滿驚喜。
  • 旅遊景點:宜蘭、日月潭、阿里山,以及便捷的交通優惠(像是「台灣好行」),都透過現場的攤位推廣呈現,讓韓國民眾更容易規劃未來的旅行。
  • 舞台活動:有與台灣黑熊熱情的合照環節、精彩的扯鈴表演,以及問答互動小遊戲,現場氣氛熱鬧又溫暖。

站在展場中,我真的有種「時空切換」的錯覺,彷彿瞬間回到了台灣。特別是當我看到韓國朋友們品嚐珍珠奶茶時露出的驚訝表情,或者對扯鈴表演發出連連讚嘆時,心裡會忍不住湧上一種自豪感──原來在我眼中再熟悉不過的台灣元素,對他們來說是這麼新鮮而有魅力。


扯鈴表演:最驚豔的瞬間

舞台上的 扯鈴表演 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表演者熟練地把扯鈴拋到空中,再俐落地接住,甚至還搭配了各種花式動作。台下的韓國觀眾看得目不轉睛,不時發出「哇!」的驚嘆聲。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扯鈴是台灣獨有的文化之一。從小到大在學校或廟會裡常常看到的扯鈴,到了國際舞台上卻成了大家眼中新奇的藝術。看到韓國朋友們對這項表演如此驚豔,我心裡湧上一股自豪感,覺得能與大家分享台灣的文化真的很棒。



拚豆手作體驗:用創作連結文化

在展場裡,另一個讓我難忘的就是 拚豆手作體驗。我選擇製作台灣最有名的珍珠奶茶圖案,過程中老師非常耐心,從排列拚豆到最後的熨燙,每一步都細心地指導。特別是當現場有韓國人一起參加時,即使語言不完全相通,老師依然很有耐心地解說,甚至示範一次又一次,讓大家都能順利完成。

看到一群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一起完成這個象徵台灣的「珍珠奶茶」手作作品,心裡真的很感動。那一刻,我覺得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 DIY 體驗,而是文化交流最美的縮影。


對我來說,這份拚豆作品不僅僅是一個小紀念品,更像是一種「連結」──它把台灣的代表文化透過創作傳遞給韓國朋友,也把我對家鄉的思念具象化地呈現在眼前。這種從動手到完成的過程,讓我覺得特別珍貴,也讓我更有自豪感。我的小確幸與自豪

作為一個台灣人,在韓國看到這樣的展覽,心裡其實有一種小小的自豪。當我看到韓國人熱情參與、詢問台灣旅遊資訊時,會忍不住覺得:「啊,原來我的家鄉在這裡被這麼多人喜歡!」


這次的台灣觀光展,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場活動,更是一份在異鄉遇見熟悉事物的感動。它讓我想起家鄉,也讓我更期待未來有更多台韓之間的交流機會。

尤其是看到現場韓國朋友們對台灣的美食感到驚喜,對扯鈴表演讚嘆不已,甚至對旅遊資訊表現出濃厚興趣時,我心裡真的覺得很自豪。這份自豪感來自於:台灣雖然不大,但卻擁有獨特的文化與無窮的魅力,能讓來自不同地方的人都被吸引、被感動。

💭 你呢?如果有機會向外國朋友介紹台灣,你最想推薦的特色是什麼? 歡迎在留言裡跟我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國小日常
0會員
1內容數
「韓國小日常」裡,你會看到: ✨ 韓國生活的大小趣事 ✨ 語言學習的奇思妙想 ✨ 異鄉工作與生活的酸甜故事 ✨ 探索韓國各地的旅遊足跡 希望我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共鳴,也讓你跟我一起,邊走邊看,慢慢感受異鄉的生活與旅遊樂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回到台灣好吃好玩好方便,什麼東西都好便宜阿! 雖然真的好熱,但也真的好快樂好幸福阿!
Thumbnail
回到台灣好吃好玩好方便,什麼東西都好便宜阿! 雖然真的好熱,但也真的好快樂好幸福阿!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想想四處旅居台灣這二年,每次到新的地方旅居,事前要做的功課就是先到各縣政府了解當地歷史地理,因這會使自己能快速和當地背景有基本的連結,然後就是要加入當地大小事社團,因這可以獲得當地最新消息及八卦,也可最快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也因這兩件事情讓我旅居不再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想想四處旅居台灣這二年,每次到新的地方旅居,事前要做的功課就是先到各縣政府了解當地歷史地理,因這會使自己能快速和當地背景有基本的連結,然後就是要加入當地大小事社團,因這可以獲得當地最新消息及八卦,也可最快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也因這兩件事情讓我旅居不再
Thumbnail
以推薦對象平日的生活體感來設計反差,旅遊體驗通常不錯。
Thumbnail
以推薦對象平日的生活體感來設計反差,旅遊體驗通常不錯。
Thumbnail
我真的就只喜歡看別人的生活日常,看一座城市為觀光做的努力以及行銷自己城市的方式,什麼夜景、海景、網美打卡處、拍膠囊車哪裡最美的點、要去哪裡吃什麼、一定要吃到買到看到什麼⋯⋯呃!你們瘋了嗎?我才不要把時間花在那些擺拍、排隊,或是吃個飯都不能吃熱的、喝個飲料冰都融了還沒拍完的行為上。
Thumbnail
我真的就只喜歡看別人的生活日常,看一座城市為觀光做的努力以及行銷自己城市的方式,什麼夜景、海景、網美打卡處、拍膠囊車哪裡最美的點、要去哪裡吃什麼、一定要吃到買到看到什麼⋯⋯呃!你們瘋了嗎?我才不要把時間花在那些擺拍、排隊,或是吃個飯都不能吃熱的、喝個飲料冰都融了還沒拍完的行為上。
Thumbnail
在報告讀書心得前,我先談兩件我去韓國旅遊時,所看到、知道的事。韓國是我第一次出國旅遊,去的第一個外國國家。當時,先到漢城(今天的首爾),再坐飛機去濟州島,然後從濟州島坐飛機到釜山,再從釜山坐飛機回到漢城。     我要談的第一件事;漢城街頭看不到漢字,非常不方便。
Thumbnail
在報告讀書心得前,我先談兩件我去韓國旅遊時,所看到、知道的事。韓國是我第一次出國旅遊,去的第一個外國國家。當時,先到漢城(今天的首爾),再坐飛機去濟州島,然後從濟州島坐飛機到釜山,再從釜山坐飛機回到漢城。     我要談的第一件事;漢城街頭看不到漢字,非常不方便。
Thumbnail
旅行真的常常驗證了,很多的‘’想像‘’都不是真的 如果不去嘗試,就相信這些想像,我可能永遠覺得韓國是個無聊又沒好吃的地方! 很喜歡這些打臉自己經驗的累積,畢竟我是一個超習慣按照慣例,或是對新事物抱持刻板印象的人,有了這些深刻難忘的正向打臉體驗(比如出乎意料的好玩、好吃、好逛等),都帶給自己更
Thumbnail
旅行真的常常驗證了,很多的‘’想像‘’都不是真的 如果不去嘗試,就相信這些想像,我可能永遠覺得韓國是個無聊又沒好吃的地方! 很喜歡這些打臉自己經驗的累積,畢竟我是一個超習慣按照慣例,或是對新事物抱持刻板印象的人,有了這些深刻難忘的正向打臉體驗(比如出乎意料的好玩、好吃、好逛等),都帶給自己更
Thumbnail
來韓國這麼久,還是會有想台灣的時候。 大抵是夜深人靜,而我獨自失眠時,那時候會好想念好想念市府站出來的信義區、又臭又亂的北車、熱鬧的中山、從忠孝敦化散步到忠孝復興的街景、在南京東路騎腳踏車的時光。
Thumbnail
來韓國這麼久,還是會有想台灣的時候。 大抵是夜深人靜,而我獨自失眠時,那時候會好想念好想念市府站出來的信義區、又臭又亂的北車、熱鬧的中山、從忠孝敦化散步到忠孝復興的街景、在南京東路騎腳踏車的時光。
Thumbnail
台灣人的旅遊實力真的不容小覷,尤其是日韓方面更勝。去築地市場的那天就好幾次聽到台灣口音的中文,幾乎每一天都會擦身而過台灣人,而辨別方式就是道地的台灣腔。旅行時因為在遠方的關係,遇到同鄉的人其實都會格外的感到熟悉、安心,會因為這樣即便不認識也會聊聊天或是分享旅行的一些小事。可能是因為太過平凡的"遇到"
Thumbnail
台灣人的旅遊實力真的不容小覷,尤其是日韓方面更勝。去築地市場的那天就好幾次聽到台灣口音的中文,幾乎每一天都會擦身而過台灣人,而辨別方式就是道地的台灣腔。旅行時因為在遠方的關係,遇到同鄉的人其實都會格外的感到熟悉、安心,會因為這樣即便不認識也會聊聊天或是分享旅行的一些小事。可能是因為太過平凡的"遇到"
Thumbnail
去年聖誕節過後,因為工作出差去了中國,和當地友人聊天與生活,對於當地和臺灣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驗,也解鎖一段人生十分特別的體驗!最印象深刻的事情,莫過於驗證了一些以前僅是從新聞上或是口耳相傳的事件,有些甚至是想像不到的。
Thumbnail
去年聖誕節過後,因為工作出差去了中國,和當地友人聊天與生活,對於當地和臺灣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驗,也解鎖一段人生十分特別的體驗!最印象深刻的事情,莫過於驗證了一些以前僅是從新聞上或是口耳相傳的事件,有些甚至是想像不到的。
Thumbnail
從去年9月底在首爾展出後開始巡迴, 一直很想去看,苦無機會,巡迴到泰國的時候,我就一直祈禱,請不要忘了台灣,果然10月初展覽不小心被劇透在Ibon上,我真的超開心的,早鳥票搶到手後,就開始計劃北上看展,因為擔心開幕及假日人潮眾多,無法專心閱覽,所以避開這些時段,挑選了12/22北上
Thumbnail
從去年9月底在首爾展出後開始巡迴, 一直很想去看,苦無機會,巡迴到泰國的時候,我就一直祈禱,請不要忘了台灣,果然10月初展覽不小心被劇透在Ibon上,我真的超開心的,早鳥票搶到手後,就開始計劃北上看展,因為擔心開幕及假日人潮眾多,無法專心閱覽,所以避開這些時段,挑選了12/22北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