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聽的之~podcast說書版
延續上一回,我們講到了稚內公園裡的銅像與紀念碑,還有日本南極探險隊的故事,這次我們就來繼續聊聊,我們是如何從海嘯注意報的泥沼中脫困的吧。
就當旅伴們在稚內公園的賣店中,選購著太郎與次郎的周邊商品時,我又打開了手機猛刷船公司的網站(因為9:00會公布到底我們的船會不會如期出航)。當時,由於海嘯注意報尚未解除,所以我心想,能如期出航的機率,大概就跟太郎、次郎在南極存活下來的機率一樣低吧。沒想到網站上顯示:【由於目前「海嘯注意報」尚未解除,因此今日9:30以前的班船確認取消(欠航),之後的航班資訊是否如期開航,將於9:30宣布。】
恩,很好,我們預計搭的船班是10:30要啟航,結果網站說9:30才公布... 這大概是我生平第一次,帶團帶到我無法預測一個小時後的會發生甚麼事情。於是,在跟旅伴們商量之後,我們決定直接殺去碼頭(10分鐘車程)看看狀況,絕對會比刷官網的訊息還要快(此時那一百個靠北景點的備用行程還在我的腦袋中翻滾,腦漿都要被攪爛了)。
抵達碼頭的候船室之後,我先請旅伴在車上等候,自行先到售票櫃台前看看狀況。進去後見到前面約有3~4組日本人在排隊,大家都跟我一樣,一邊刷著不斷轉圈圈的官網與售票櫃台上顯示的電子看板(10:30的航班始終顯示著確認中),一邊觀察現場櫃檯的狀況。結果,9:25分一到,我看到船公司的人開始忙進忙出,有人在櫃檯前走來走去,有人忙著把一旁的自動售票機器開機,直到9:30,售票櫃台的鐵門唰地一聲拉開,我趕緊抓了一位工作人員問:「所以現在10:30的船確定會開了嗎?」,工作人員堆滿了笑容點頭說:「是的!」。此時我開心地都要哭了,心裡開始感謝上帝、阿彌陀佛、阿拉還有我爸的保佑,並傳了訊息告知車上的旅伴這個好消息,請他們在我排隊取票的同時,可以先行到樓上候船室稍作休息。

在櫃台前等候換票的NANA濕婦/攝影:同行旅伴 黃先生
從稚內到禮文島的船程約需2小時,往利尻島則是約1:40左右,要先去哪一個島並沒有一定,就看個人喜好來決定。原本兩個島上都有機場,但由於禮文島的機場所在位置,風速太大,所以目前是沒在使用的,目前唯一可以前往禮文島的交通方式就是搭船了。
禮文島簡介篇:島上只有兩座紅綠燈?
在進入禮文島之前,我們可以先來大致認識一下這個島大概的長相(參見下圖)與居民概況。簡單說,禮文島長得有點像螃蟹的螯,又或是說長得像我們的手比「耶!」的姿勢,而島民主要居住的兩大村落,剛好一個在北(船泊村)、一個在南(香深村),其中進出禮文島的主要港口「香深港」就是位於南邊的香深村。整個島上的居民大約剩下2200多人(令和7年),利尻島與禮文島過去在昭和時期,就跟小樽一樣,都曾經靠著鯡魚業而繁盛過一波,像之前我們聊過禮文島上的桃岩莊(熱血青年旅館),就是當初因鯡魚業發展而留下的產業記憶之一。如今,隨著鯡魚產業的落沒,大家想到禮文島與利尻島,已經不再提到鯡魚了,取而代之的反而是昆布與海膽。其中,禮文島更是以他們能夠在平地就能欣賞到各種高山花卉為傲,利尻島則是拿出利尻富士(利尻山)作為王牌,來吸引觀光客前來島上參訪。
由於島嶼面積不大,島上就一條主要幹道,若真的要從最北開車到最南邊,總長也不過30公里左右,開車40分鐘就能貫穿整個島。此外,也因為岔路不多、交通量都不大,所以島上根本不需要紅綠燈,但有趣的是,他們在島上還是裝了兩個紅綠燈,一個在北邊村落的幼稚園(礼文町立船泊保育所)附近,一個在南邊村落的鬧區(礼文町民中心旁)中,為的只是要讓島上的小朋友「認識」紅綠燈這個玩意,以防他們以後離開禮文島到別的地方時,到處橫衝直撞XD。其中,南邊的紅綠燈為時差式(就是每個一段時間會自動變換燈號),而北邊的則為觸控按紐式(有人去按鈕之後,紅綠燈才會變燈),據說剛裝好紅綠燈時,因為這座紅綠燈就剛好在幼稚園旁邊,所以小朋友們都很好奇地一直去按按鈕,搞得這個路口的燈號一直變來變去,後來等了好一陣子,小朋友都玩膩了之後,才恢復成正常的紅綠燈;而小朋友過馬路的時候,也還是一樣管他甚麼燈,沒車就過了XD。

島上唯二的紅綠燈之一/攝影:NANA濕婦
禮文島動物篇:全日本最安全的露營地
雖然禮文島歸屬於野生動物生態豐富的北海道,不過這個島上卻很神奇地沒有熊,也沒有北狐狸、山豬與蛇的存在(果然是太冷了XD)。據說,在島上的確曾經發現熊與北狐狸存在的痕跡,但10世紀之後就不再有熊出沒於島上、而昭和初期之後,北狐狸也從島上滅絕了。所以,喜歡登山健行與露營的人,可以非常放心地在禮文島上活動唷(禮文島表示:最近日本的熊害新聞頻出,如果真的很害怕的人,歡迎移居來島上)。

來禮文島露營非常安全/攝影:NANA濕婦
取代熊與狐狸出現在這個島周邊的動物,反而是海獅(トド)與海豹(アザラシ),其中海獅的體型較大,大多是在冬季會從北邊遷徙到禮文島過冬,所以我們夏天去的時候,只能看到店家前的海獅標本與店家內販售的海獅罐頭XD(因為海獅會破壞漁網,且食量又大,所以漁師們其實不太喜歡他們,於是就變成你吃我的魚、我就吃你的肉的循環了)。至於海豹呢?(他們覺得海豹身上的黑點點,長得很像一粒一粒的芝麻,所以稱這種海豹為「芝麻海豹」),則是一年四季都看得到,他們習慣出沒在近海的淺灘處,因為這樣才能懶懶地躺在岩石上做日光浴,又不會被人類影響到。而在島周圍這樣的淺灘處其實不多,所以只要知道牠們這樣的習性,就能抓到他們最常出沒的地點了。如果想看海豹的朋友,可以到禮文島北端凹下來的海灣處(也就是蟹螯的下凹處)或是禮文島右上角的沿岸處(幌泊漁港一帶)找看看喔。但由於海豹也跟海獅一樣,會偷吃漁民的魚,再加上島上因為沒有熊與狐狸,所以以前島上的人就會改用海豹皮來取代熊皮與狐狸皮,做成保暖衣物,現在也還能在某些賣店中看到用海豹皮做成的小錢包與裝飾品呢。

店家前的海獅標本,真的好大一隻/攝影:NANA濕婦

禮文島植物篇:花之浮島
翻開禮文島的各種簡介,大家應該不難發現,這座島非常以他們的花卉為傲,這是因為有許多原本只有在高山地區才看得到的植物與花草,只要來到禮文島,就能輕輕鬆鬆地在平地就看到(畢竟人家緯度高嘛!)。同時,也有許多只有在禮文島才能找到的禮文島原生花種,例如禮文島的吉祥物「敦盛妖精(あつもん)」就是來自於禮文島上的「禮文敦盛草」,這種名為草實為花的花卉,分布在禮文島的北部,大概是5月下旬到6月中旬開花,屬於蘭花的一種,被稱為是蘭花界的女王。雖然這次去沒能看到女王本花,但到處都能看到她的相關產品與海報,所以還是得認識她一下。
由於禮文島緯度較高,所以這裡的花草感覺都很緊張,畢竟每年能開花的時間不多,所以大家都擠在5~9月之間趕快開完了事XD。根據這次帶著我們走步道的花導說,這裡的花分佈位置大概每年都不會差太多,北邊開的花與南邊開的花不同,而且因為趕時間,所以幾乎每兩個星期再來,同一個位置也會開不同的花。而花導們每次在實際導覽之前,都會去健行路線上沿途找花,哪怕有些花的大小真的只跟指甲一樣大,而且還藏在一堆草叢裡,也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真的太強大了)。例如我們這次的團是7月底8月初前往,這個時期可以看到另一種一樣被命名為草的花,叫「禮文薄雪草」,它是菊科薄雪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實我根本不知道我在說甚麼),這種花的葉子包覆了一層白色絨毛,看起來就像薄薄的積雪一樣,所以就被稱為薄雪草,當地人暱稱它為蝦夷薄雪草(這個我比較懂了),並指定為禮文町的町花。但由於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是薄雪草的尾聲了,所以整個健行過程中只有三朵還有開,老實說,就連花導特別指給我們看,我們都還要找好久,經過大家用相機或手機,對著一面草地拍照之後瘋狂放大後,這才好不容易看到的。
除此之外,在健行的途中,花導也不斷地跟我們介紹禮文島的植物特性,例如為了避免被動物吃掉,所以有些花草就是硬要選在風特別強勁的懸崖之地生長,所以這裡的植被,可能就是因為一個轉角(一面有強風、一面吹不到風)就有所不同。而在巴士移動的過程中,她也會偶而指著某一片空無一物的草原說,這裡在甚麼時間點會長出甚麼花來,簡直就是一本會移動的活體植物圖鑑,如果沒有她的介紹,我們都不知道如果自己來走的話到底錯過了多少。因此,如果大家有機會來到禮文島,尤其是對花卉非常有興趣的朋友,經費上允許的話,非常建議大家可以請一位花導帶路(這是我自己取的名稱,其實人家就是禮文島的當地導覽人員,所以不只花卉,其他包含島上的動物、生活等,她也會介紹一些,像上面的海豹也是她帶我們去找到的呢。),一定可以為旅程加分不少。
另外還有一個題外話想分享的事,因為島上有各種難易度不同的健行路線,有的賞花有的看風景,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體力與興趣來選擇不同的路線健行。但如果你的醉翁之意不在花與健行,而在尋找另外一半的話,那就建議大家可以去住看看之前提過的傳說中的桃岩莊,他們會安排帶你到島上最長、難度最高,從早走到晚約需8小時才能走完的健行路線。由於途中困難重重,同行的夥伴必須相互扶持、加油打氣,所以據說常常有人在開始走之前還是陌生人,但走完之後就在一起了(我是覺得有點扯就是了XD)。原本當年聽到這個傳說是不太相信的,不過這次走步道的時候,剛好遇到有一對新人在拍婚紗,後來根據一旁的八卦北杯說法得知,他們好像就是在桃岩莊認識的哩(但有沒有走8小時的結緣健行步道我就不得而知了)。來來來~所以想要找另一半的朋友,就別再猶豫了,來這裡試試看吧XD。
禮文島生活篇:現代版的遊牧民族、禮文島民跟台灣一樣要追垃圾車?
每年的6-9月,除了剛好是禮文島的花季之外,也剛好與海膽、昆布的採收期重疊(6-8月),因此這幾個月無論是養殖業、漁業或觀光業,都是最忙碌的時期。然而,除了夏季之外,其他的季節中,禮文島幾乎是呈現休島的狀態,就連剛剛提到的桃岩莊也是暫停營業的。在淡旺季如此鮮明的島上,對人力的需求也呈現明顯的季節差異,因此,島民們每到秋冬時,不是過著夏耕冬讀的日子,就是到島外找其他的工作來做,等到明年夏天再回來島上。例如這次我們在觀光中心就遇到一位來自於台灣的工作人員,同時,也有看到島上的餐廳在應徵暑期打工度假的員工。而我們這次請的花導,她也是夏天來到禮文島上接導覽的工作,而冬天就到滑雪場當滑雪教練,而這兩個都是她很喜歡的工作;又如以前在二世谷打工時也有遇到一些年輕人,他們可能冬天到滑雪場工作、夏天就去沖繩教衝浪。如此半年活動半年休息,或是隨著季節而改變工作地點的遷徙方式,簡直堪稱現代版的遊牧民族。好久以前,曾經有日本的北杯語重心長地建議我,這種「飛特族(FREETER)」的心都定不下來,不能嫁啊。殊不知10幾年過去了,在強調協槓能力的現在,這種工作型態在未來會慢慢變為主流也不一定呢。
另外,這次因為在禮文島上停留了兩個晚上,某天早上我剛好跟司機在飯店後門聊天,意外地發現飯店員工們不知道為什麼,忙進忙出地把垃圾都拿到路邊放好;過了沒多久,突然聽到一陣音樂,原來是垃圾車來了。原來禮文島跟台灣一樣,垃圾車都會唱歌,而且島民們跟台灣人一樣都要跑出來追垃圾車呀~這在台灣人看來很習以為常,但在日本可是非常難得見到的一幕,所以我們的司機也趕緊拿起了相機拍了起來XD。
禮文島有的沒的篇:實在是無法歸類但又很想筆記下來的東東
★與稚內之間的最靠北之爭
之前我們去過位於稚內的最靠北的宗谷岬,結果沒想到在禮文島上也有一個曾經自稱最靠北的地方,叫做須古頓岬(スコトン岬)。兩者最後經過精密的量測後,證實了宗谷岬的緯度是北緯45度31分22秒,而須古頓岬是北緯45度27分51秒,須古頓岬只輸了一咪咪~~結果這裡只好把告示牌改成日本最北「限」之地,就連廁所都硬是要加上「最北限」三個字才爽。(附帶一提,最北限的賣店好好逛XD)。往下走到展望台後,可以看到海獅島(トド島),冬天的時候會有不少海獅來這裡停留,甚至天氣好、能見度高的時候,還能看到遠方的庫頁島喔。

日本最北限的廁所/攝影:NANA濕婦
★久種湖
久種湖不僅是島上唯一的湖,也是全日本最靠北的湖,附近則有禮文島上罕見的濕地植物。周長一圈約4km,很久以前曾經是海,後來是因地形隆起才變成湖的。裡頭雖然有鯉魚、鯽魚、遠東紅點鮭等魚類,但因為禮文島的人很多都是漁夫,所以根本不會有人來這裡釣魚(漁夫表示:嘖!)。
★澄海岬
島上唯一用漢字命名的地名。其他的地名大多是沿用之前的愛奴語而來,但這裡卻是和人來到島上之後,因為這裡的海透明度非常高、景色實在是太美了,所以才用漢語來命名的(原本的愛奴人表示:嘖!沒見過世面的和人!)。之前來這裡的時候,記得只在這裡拍拍照就走,沒想到2024年之後,這裡居然出現了新的賣店,又多了一個地方可以逛了。
★新舊桃岩隧道
這次帶旅伴去走的桃岩展望台健行路線,在停車場的地方會看到一個被封起來的隧道口,原來這裡是以前的舊隧道,貫穿了我們今天要走的步道正下方,用以連接桃岩莊與香深港的主要市區。但後來因為坍方而封閉,並重新挖了一座新桃岩隧道,也就是現在要去桃岩莊途中,會經過的有時差的隧道XD。
★見內神社
這是一座背對著陸地的面海神社,神社內據說有一顆岩石(御神體),但如果看到這顆岩石的話就會招來不幸,所以是全國少見、不能看正面的神社(見ない神社的同音字=見內)。至於為什麼不能看呢?這就跟以前的一個愛奴傳說有關了(講到傳說,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就是別再問我真的假的,人家就說是傳說故事了吼~)。
傳說,好久好久以前,在禮文島對岸的天塩國(也就是稚內一帶)中,有一個酒品很差且力大無比的女人,每次只要喝醉酒之後,就到處做亂,讓當地人非常困擾。因此,有一天趁她喝醉的時候,就把她搬到小船上放水流,於是她就漂流到了禮文島。然而,漂流到禮文島時,這個女人不僅懷孕了,而且還生下了一個小女嬰叫做「セレナ」。女人可能是因為便為人母的關係,個性變得溫和許多,但乳房也因此變得異常的大,セレナ一個人根本喝不完,於是她便擔當起奶媽的工作,幫村裡母乳不夠的媽媽們餵養他們的小孩,村人們也都很感激她,不時送上蔬菜與鮮魚給她。然而,隨著セレナ越長越大,女人也不再分泌母乳了,此時村裡的人覺得她沒有貢獻了,就又開始閒言閒語,說這對母女的壞話。最終,女人因病過世,セレナ則一個人孤零零地生活在當初她媽媽漂流上岸的地方。
正當整個村落的人都在霸凌她時,村上只有一個人對她非常親切,甚至還愛上了セレナ,這個人是村上的千人斬勇者「カルチバ」,多少人都肖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沒想到他居然獨排眾議,最後跟セレナ結婚了。婚後,兩人過著短暫的幸福生活,兩人也生了一個小男嬰。直到有一天,カルチバ被徵召到天塩國打仗,而セレナ與小男嬰就又開始過著每天被霸凌的生活,於是痛苦不堪的セレナ,每天都抱著兒子到岸邊,盼著丈夫趕快回來。過了一個冬天之後,島民們發現セレナ居然就這樣抱著兒子石化了(變成了一個岩石,矗立在岸邊)。
從那天起,村里開始發生一件怪事,島上正在哺乳的女人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都無法分泌乳汁餵小孩了。大家互相交換情報之後才發現,無法分泌乳汁的媽媽們都有個共通點,就是他們在小時候都曾經喝過セレナ媽媽的奶。此時他們才恍然大悟發現自己太惡劣了,不應該忘恩負義,甚至還欺負セレナ,並說他媽媽的壞話,於是她們抱著懺悔的心,在石化後的セレナ岩石前,用貝殼堆成乳房的形狀來祭拜セレナ。
從此以後,セレナ就變成了保佑孕婦可以順利分泌母乳、並保佑小朋友可以順利長大的神,但村民們因為過去自己欺負セレナ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恥,所以沒有臉抬頭直視她,所以經過這裡的時候,總是低著頭不敢看セレナ,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不看(見ない=見内)」神社。
★利尻島有一半的訊號都是靠禮文島來的?
走在桃岩展望台健行路線上時,應該會看到的一座很突兀的訊號發射台。原來,因為利尻山的關係,所以面對稚內的利尻島東半部村落,可以直接接收從稚內傳來的訊號;但西半部的村落,則因為被利尻山阻擋的關係,所以必須靠這禮文島這裡的發射台來做中繼,將稚內傳來的訊號,再轉送到利尻島的西邊去(所以禮文島的訊號比利尻島西邊還來得更穩呢)。
★日食紀念碑
這只是一個途中經過的小小的紀念碑,如果不注意看,車子開過去一個瞬間就看不到了。會有這座紀念碑,據說是在大約半個世紀前(1948年),曾經一度有來自全世界約1500人左右的天文科學家來到禮文島,只為了這裡是觀察日全蝕過程最佳的位置。拜那次的日蝕所賜,禮文島在國際間突然有名了起來,所以他們就特別在這個地方立了個碑,真的是萬物皆可碑啊~(恩?)
★大備海岸的洞洞貝殼
大備海岸就在前面我們提到的禮文島北部的紅綠燈附近,這一帶的海岸邊(必須穿過草叢才能進去,有點不好走,要小心一點唷)有很多被穿孔的貝殼散落在這裡。這些看起來像機器鑽過的圓形孔洞,每個看起來都很精緻,但其實這是因為他們被另外一種更強的貝類吸附在上面之後,打個洞,然後就可以像喝珍奶一樣把他們給吃了,而這個洞就是最後被吃掉之後留下的吸管孔...(這樣講是不是比較不血腥一點XD)。在大備海岸上,有很多這樣被吸食後的洞洞貝殼,當地人會拿來做成各種裝飾品。起初花導要帶大家去的時候,大家還沒甚麼感覺,但實際一下到這片海灘的時候,每個人都撿得好開心,除了洞洞貝殼之外,我們旅伴也撿到了乾掉的海膽與海星,一旁也能遠遠地看到零星的海豹在日光浴。雖然是個小景點,但讓大家彷彿回到了童年時光,看到這些60-80代的長輩們,每個都像小朋友一樣玩得很開心,這一幕真的讓我很難忘。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見內神社のお話:https://www.rebun.org/pdf/ainu-legend/minai.pdf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