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菁華開示 - 念佛最重要是心裡真有佛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第七,「對治助開。對即對待」,就是對待,「治即攻治」。實在講對治我們都懂,不解釋我們也都懂。「謂行人正修觀時」,這個意思是說,修行人他每天在修觀的時候,忽然或者,「忽或」是兩個意思,忽然「邪倒心起」,邪倒也是兩個意思,邪念起來了,或者是心顛倒了,這種情形有,很多。我們在念佛,不知不覺的雜念進來,或者是另外一個善念進來,或者是個惡念進來,把我們念佛的功夫打斷,清淨心失掉,這就是「障於正行」,它障礙了,「不能前進」,就是不能再相續。


「隨所著心,須以相應之法而對破之」。就是你執著的這個心,譬如從事商業的這些佛友們,每天都跟金錢打交道,念佛的時候忽然想到哪裡還有一筆錢,或是欠人的,或是別人欠我的,他起這種念頭。不同行業的人,不同境界的人,起這些貪瞋痴慢的念頭,財色名食睡的這些念頭,這個念頭起來,怎麼辦?一定用相應的方法來對付它。念佛的人好,不要去想方法,就一句阿彌陀佛,不管什麼念頭起來,馬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它念掉,這個方法妙絕了!無論是世法、是佛法,起心動念就一句佛號,就對治了。


念佛這個法門,正念是阿彌陀佛,助念還是阿彌陀佛,蓮池大師說的,正助雙修,八萬四千法門都有正助雙修,念佛法門,正修是念阿彌陀佛,助修還是念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不要想其他的方法來對治,不找麻煩,這個法子好。「著心既息,則正行可進」。妄念沒有了,那你就恢復正常。「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相繼很重要,不要讓佛號中斷。慢慢念,念時間久了,口裡面的佛號中斷了,心裡面的佛號不斷,成功了。口中斷不中斷不要緊,你心裡真有佛,最重要就是這一點。


我在講席當中也講過幾次,有一年,很早了,我住在台灣,過年的時候,有一個老太太到我們圖書館來拜年,老太太跟我說:這一年來念佛的功夫念得很不錯,我什麼都放下了,就是孫子沒放下。孫子放不下,來問我。我就告訴她,你把孫子換成阿彌陀佛,你就成功了。可見得親情很重,雖然沒有天天念孫子、孫子、孫子,沒念,她心裡真有。天天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可是一想到孫子,阿彌陀佛就放下了,她心裡孫子是第一,阿彌陀佛是第二,她的障礙就在此地。所以,我告訴她:換個位子妳就成功了,阿彌陀佛放在第一,孫子放在第二,妳就成功了。心裡頭真有,念念不捨阿彌陀佛,我們念阿彌陀佛應該像什麼?像那個孝子念念不忘記母親一樣,母子連心。可是現在沒孝子,這個比喻用不上,從前可以用這個比喻,很貼切,現在用這個比喻不行了,什麼比喻都比不上。


夫妻,假的,有早晨結婚,下午就離婚,這開玩笑!人與人全是虛情假意,沒有誠信可言,世出世法都沒辦法,所以這個世間會有災難,災難的原因也就在此地,誠信沒有了。我們念佛最重要的是心裡真有佛,心裡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才決定得生,這才叫念佛功夫成片,成就了。恭喜你,你永遠離開六道輪迴,你再也不會到六道裡頭來受苦,你超越十法界了。所以這樁事情我們要平常多想一想,不要想別的,其他的都是雜念。一個就是六道之苦,經教太複雜、太難學,念佛這個法門就這麼簡單,就這麼容易,只要真幹,這一句阿彌陀佛,全通了,暢通無阻,通極樂世界,通華藏世界,通一切諸佛剎土,通世出世間,我們要不要?


心裡面真有佛,就沒有障礙了;口裡有佛,心裡面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沒放下,不行。甚至於我要來住持正法,我要來弘法利生,如果心著在這裡,還是障礙。弘法利生重不重要?重要。要不要做?要做,別放在心上,隨緣去做,隨喜功德。放在心上錯了,放在心上你不能往生,那你所做的這個功德將來都是人天福報。你想一想願不願意享人天福報?李世民做了皇帝還墮地獄。四禪天人壽命終的時候還墮三途,這佛在經上講的。他罪業沒有能夠化解,死了之後投胎,業力是強者先牽,哪個力量強,他先受報,其他的都沒有消失,都在阿賴耶裡面藏住的,你這個壽命報完之後,阿賴耶的業習種子又起現行,自己做不了主,這真可憐,真沒辦法!


今天遇到淨土,你要是把它放棄,那就是愚痴,那就真可惜。這是一個機會,讓你能夠永遠脫離六道、十法界的機會,你要不要把握它?自己修,修成功之後,有緣,幫助眾生,多帶一些人到極樂世界,這是真實功德,沒有緣,自己先去了,到了極樂世界,過去、現前生生世世跟你有緣的人,都會跟你感應道交,他們有感,你就有應,十方應化,普度眾生,你可以做得到。這一生當中如果說貪著其事,就不通了。這個對治裡頭,這裡面就講得很清楚,修行人最怕的就是這個,一生的功夫付之東流,真可惜,還是搞六道輪迴。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7會員
802內容數
歸依自心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2025/10/12
袁了凡先生,三十五歲遇到了雲谷禪師,命運就轉過來了。這是非常明顯的例子。他把他一生轉變命運這個事實真相,寫成文章流傳給後世,他是教訓兒子的。流傳給後世,可能他都沒想到,流傳後世這個功德太大了!他現在知道了。我們要能體會到,心善、行善,影響的面愈大,影響的時間愈長,福報不可思議。 這個福報就
Thumbnail
2025/10/12
袁了凡先生,三十五歲遇到了雲谷禪師,命運就轉過來了。這是非常明顯的例子。他把他一生轉變命運這個事實真相,寫成文章流傳給後世,他是教訓兒子的。流傳給後世,可能他都沒想到,流傳後世這個功德太大了!他現在知道了。我們要能體會到,心善、行善,影響的面愈大,影響的時間愈長,福報不可思議。 這個福報就
Thumbnail
2025/10/11
「若有眾生聞其光明,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這一段是說「聞佛光明之德」,我們現在沒見,我們現在在經上聽到,我們是屬於聞佛光明。「日夜稱說」,這是念佛。我們在經上,經絕對不是欺騙人的,經上所說的一定是真的,我們真念佛,真求生。「亦皆隨意所願,得生其國」,這是說我們在經典裡面聽經聞法,知道這回事情,相
Thumbnail
2025/10/11
「若有眾生聞其光明,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這一段是說「聞佛光明之德」,我們現在沒見,我們現在在經上聽到,我們是屬於聞佛光明。「日夜稱說」,這是念佛。我們在經上,經絕對不是欺騙人的,經上所說的一定是真的,我們真念佛,真求生。「亦皆隨意所願,得生其國」,這是說我們在經典裡面聽經聞法,知道這回事情,相
Thumbnail
2025/10/10
有一回,佛陀來到全是婆羅門種的一個國城。城主聽說佛的攝受力很大,受教化的人很多,內心十分惶恐,害怕婆羅門的教理會因而站不住腳,為了防止這個情況他預先發佈命令:「凡是供養佛、接受佛法的人,重罰五百銀錢。」大家見了法令,都捨不得這五百銀錢,所以當佛與弟子們一入城,家家戶戶都趕緊關上門。於是連續三日僧
Thumbnail
2025/10/10
有一回,佛陀來到全是婆羅門種的一個國城。城主聽說佛的攝受力很大,受教化的人很多,內心十分惶恐,害怕婆羅門的教理會因而站不住腳,為了防止這個情況他預先發佈命令:「凡是供養佛、接受佛法的人,重罰五百銀錢。」大家見了法令,都捨不得這五百銀錢,所以當佛與弟子們一入城,家家戶戶都趕緊關上門。於是連續三日僧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