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 幸福照背後的陷阱:詐騙集團如何用親子形象引誘求職者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在社群平台上,你或許曾經看過一些充滿「幸福氛圍」的帳號:動態裡盡是母女合照、親子互動、日常分享,散發著溫馨而真實的感覺。

然而,當你點進去帳號下方連結,或是在 Threads 上看到同一用戶張貼的訊息時,內容卻突然變成「兼職招募」或「行政人員徵才」。

表面上,這些職缺看似再平凡不過:幫寵物補水加飼料、拍照回報狀況;或是行政性質的文書、商品上架、訊息回覆。工作描述簡單、時間彈性,薪資條件也相對優渥,甚至標榜「適合媽媽、上班族、學生」——但這背後,其實是詐騙集團的圈套。


案例重現

某位網友在 IG 上關注到一個「母女合照」帳號,對方營造出家庭溫暖、努力生活的氛圍。就在好感逐漸建立後,對方透過 Threads 張貼徵才訊息:內容以「缺人缺到快崩潰」為開場,列出「簡單任務」如照顧寵物、幫忙拍照,每單幾百元,工時短且看似無壓力。

raw-image
raw-image

另一個類似案例則更像傳統的徵才啟事:遠端行政職缺,薪資比一般工讀高,標榜「免學歷、免經驗」,甚至強調「孕婦、二度就業」皆可。

這些貼文的共通點是——充滿親切感與「低門檻高回報」的承諾,正是詐騙集團最擅長的心理設計。


心理操控的核心手法

1. 幸福形象 → 降低警戒心

親子合照帶來的「可信度」效果,是一種刻意營造的社會認同。人們會潛意識認為:有孩子的人應該不會做壞事,於是降低了防備。

2. 低門檻工作 → 創造立即誘因

薪水優渥、工作簡單、時間彈性,這些都是「立即獲利」的訊號,特別吸引經濟壓力較大、或需要兼職收入的人。這正呼應「即時滿足」的心理機制。

3. 同理與歸屬 → 建立信任感

詐騙文案會特別標示「歡迎媽媽、學生、無經驗者」,讓受害者覺得「這份工作是為自己量身打造」。這種針對弱勢與特定族群的設計,讓人更容易心動。

4. 逐步加碼 → 引導進入陷阱

初期任務看似簡單,實際上只是「試水溫」。當受害者開始配合,後續就可能被要求:

  • 提供銀行帳號收款(淪為人頭帳戶)
  • 先支付「押金」「手續費」
  • 協助轉帳或代收貨款(涉及洗錢)

這些步驟一步步將受害者推向詐騙鏈條,從「兼職人員」演變為「共犯角色」。


為何這麼多人會上當?

心理學上有一個重要的現象:「認知偏誤」

當人們看到帶有情感線索(如親子照)的帳號,會自動套入「可信任」的框架。再加上「高薪、簡單、彈性」的條件,形成「低風險高回報」的錯覺。

此外,這類徵才常附帶「急需」「缺人」的語言,讓人陷入「稀缺效應」:擔心錯過機會,導致判斷失準。


如何識別與防範

📌 檢查帳號真實性:若帳號貼文與徵才訊息風格差距極大,極可能是假帳號或盜用照片。

📌 避免在社群求職:正規職缺應透過人力銀行或官方平台申請,不會只靠 IG 或 Threads 招募。

📌 警惕高薪簡單工:薪資遠高於市場行情、又強調無需經驗,極可能是假借名義。

📌 勿提供個資與帳號:一旦交出銀行帳號、個資,後果可能是被捲入詐騙洗錢。

📌 遇可疑訊息立刻回報:將帳號與截圖回報至 👉 快門手反詐騙官方 LINE,協助追蹤與封鎖。


結語

「幸福合照」背後不一定是幸福的家庭,極可能是詐騙集團精心設計的假人設。這些徵才訊息表面看似幫助求職者,實際卻是把無辜者推入陷阱。

在經濟壓力之下,人人都渴望找到一份「簡單、快速」的收入來源,但真正的機會從來不會隱身於陌生的私訊與看似親切的帳號。


🔍 加入快門手官方 LINE,查詢可疑帳號、網址、詐騙訊息:
👉 https://line.me/R/ti/p/@antiscam
💚 支持我們持續反詐,用行動守護社會:
單次贊助任意金額 → https://jackyhou.idv.tw/s/et9DZIvh
其他小額贊助列表 → https://jackyhou.idv.tw/s/pww4
每一份查詢、每一筆贊助,都是對抗詐騙的重要力量。

快門手反詐騙回報中心,感謝您的支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快門手
1會員
33內容數
能量=貓咪+攝影🇹🇼 專注於反詐騙、攝影 略懂攝影、電腦、反詐騙、手機、塔羅、衝浪、爬山、小說(?)
快門手的其他內容
2025/09/22
近期,本平台發現有詐騙集團透過Google SEO(搜尋引擎優化)技術,偽冒「快門手反詐騙回報中心」的名稱,在搜尋結果中出現看似可信的網站,實則是引導民眾前往詐騙頁面的陷阱。 這些詐騙網頁常以提供法律建議、協助處理詐騙、帳號安全查詢等名義吸引用戶點擊。一旦點進去,就會被轉導至詐騙集團控制的惡意網站
Thumbnail
2025/09/22
近期,本平台發現有詐騙集團透過Google SEO(搜尋引擎優化)技術,偽冒「快門手反詐騙回報中心」的名稱,在搜尋結果中出現看似可信的網站,實則是引導民眾前往詐騙頁面的陷阱。 這些詐騙網頁常以提供法律建議、協助處理詐騙、帳號安全查詢等名義吸引用戶點擊。一旦點進去,就會被轉導至詐騙集團控制的惡意網站
Thumbnail
2025/09/22
近期媒體多次揭露,詐騙集團透過「租借蝦皮帳號」手法,廣徵一般用戶提供個人帳號使用權,並以金錢報酬作為誘因。然而,這樣看似輕鬆的「外快」實際上暗藏重大風險,不僅涉及違法,更可能使帳號持有人淪為詐騙洗錢的共犯。 詐騙手法解析 收購或租用帳號 詐騙集團會在網路上張貼徵才或廣告,宣稱「出租帳號就能
Thumbnail
2025/09/22
近期媒體多次揭露,詐騙集團透過「租借蝦皮帳號」手法,廣徵一般用戶提供個人帳號使用權,並以金錢報酬作為誘因。然而,這樣看似輕鬆的「外快」實際上暗藏重大風險,不僅涉及違法,更可能使帳號持有人淪為詐騙洗錢的共犯。 詐騙手法解析 收購或租用帳號 詐騙集團會在網路上張貼徵才或廣告,宣稱「出租帳號就能
Thumbnail
2025/09/21
近期,社群平台Threads出現大量色情假帳號,這些帳號利用吸引眼球的照片與內容,誘使用戶點擊個人檔案中的網址。經查證,所使用的照片多為名人或網紅的盜圖,並非帳號本人,實為詐騙或不實廣告的誘餌。 這些假帳號常聲稱提供私密內容、成人聊天、訂閱制服務等,吸引用戶購買商品、加入會員、甚至輸入信用卡資訊。
Thumbnail
2025/09/21
近期,社群平台Threads出現大量色情假帳號,這些帳號利用吸引眼球的照片與內容,誘使用戶點擊個人檔案中的網址。經查證,所使用的照片多為名人或網紅的盜圖,並非帳號本人,實為詐騙或不實廣告的誘餌。 這些假帳號常聲稱提供私密內容、成人聊天、訂閱制服務等,吸引用戶購買商品、加入會員、甚至輸入信用卡資訊。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