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窗望去,蜿蜒的道路,隱沒在山與海的盡頭。長滿綠草的山雖然不高,在在冰河的雕刻下,彎彎曲曲的峽灣與陡峭的山勢相伴而行,那山頭的綠草,則隨著這股直洩而下的氣勢,直直的傾潟入海。正是這種姿態,讓人對這裡的風景,有種「大山大水」的感覺。
這裡是法羅群島。
我們開著車,在這個遼闊中帶著蒼涼的土地上前行。這裡的居民總共才5萬多人,而近半數都居住在首都托沙芬港(Tórshavn) ,若某地有約十戶人家聚居,這個地方就可以稱為「村落」。在這裡開車是舒適的,只有大海、一望無際的草地,和凶巴巴的羊群。車子不多,交通號誌更少,路邊三不五時來個小停車場讓你停車眺望美景,幾乎讓人感受不到第一次在異國開車的緊張與窘迫。
山是這裡景色的主角,也是我們每天旅程的目的地──沒錯,我們千里迢迢來到這裡,是為了爬山健行、賞美景的。法羅群島上,不管是高一點還是矮一點的山,個個長滿草、沒有樹,原因不是為了牧羊,而是因為它是火山島,是玄武岩地質,因此樹木難生。若不是在海邊,那一片的綠草便會向四面八方蔓延,一望無際,身處其中,仿佛置身風景畫,怎麼看都美。




然而,一旦開始健行,才發現這種三百六十五度零死角的美景背後,是因為幾乎沒有任何人工建物。所以,步道沒有「步道」,只有人走出來的小徑,若是較久無人走動,那麼只能沿路找小木樁路標,它可能在大石頭後,可能湮沒在草堆裡,總之,得睜大眼睛認真找。若是運氣好,這條路有較多「熱心民眾」走過,那麼,「真正的」路旁會堆起醒目的石堆,跟著石堆走,也能到達目的地。若是你走的山頭有防止羊群亂跑的圍欄,那麼,那裡就會「好心的」幫你架起一個小階梯,讓你自己翻過柵欄,繼續往前。
當我們抱著輕鬆的心情,挑戰單程1.7Km的步道時,上述的各種情況,我們都遇上了:小心的爬過大石頭,卻在下石頭時一腳踩進草地的爛泥裡;在一大片的雜草中找小小的路標,考驗眼力;站上小梯子、手攀上圍欄,抬腳翻越它……,心裡不禁懷疑:我們是來練習野外求生?這被官網標註:「easy,30min (one way)」的路徑,我們硬是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哦,忘了說,網上還註明:「適合兒童」。這是用當地人的標準吧!!
但這一路最讓我心驚的不是爛泥,也不是小到不能再小的路標,而是陡峭的山坡。在這裡,超過45度角的陡坡到處都是,但沒有扶手、繩索,沒有人造石階或木梯是常態。最常見的「輔助」就是在草地上留下魚鱗狀的、一路向上的土梯,好似一個巨人隨性走過的鞋印,一路綿延向上。土梯每階高低不一,每一片位置不固定,這種設計,對懼高、且身高未滿160的我十分不友善,不是要用登山杖,不然就是要手腳並用爬上去。而某次在最後攻頂時,遇上狂風,當下我的背包晃動,人也隨之在無扶手的陡坡上搖晃,嚇得我立刻決定折返。與我大驚失色對比的是,正要從這段陡坡走下山的當地長腿美女,她在狂風中飛奔,以極快的速度,每一腳都精準無比的踩在魚鱗階梯上,風未停,她就過了陡坡路段!好吧,以當地人的標準,我就是「肉腳」……

手腳並用中…

別懷疑,這條路本來就是要你攀著鐵欄杆走有點陡的石頭斜坡下去。這是號稱「簡單級」的步道…





















